去?
再配上咱们渔民原始的号子?咱们就演咱们自己,演咱们军嫂在海岛上的《守望》!”
这个想法让在场的军嫂们都愣住了,随即爆出热烈的讨论。
“这个好!
这个新鲜!”
“演咱们自己?能行吗?”
“织网咋跳舞啊?听着怪别扭的……”
姜穗耐心解释:“不是原样照搬,是把这些动作美化,变得有节奏,有力量。
咱们的故事,就是海岛军嫂坚守、奉献、创造的故事!
这比任何现成的节目都更有意义!”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多数人都被姜穗这个“演自己”
的创意打动了,觉得既亲切又有新意。
初步的方案算是定了下来。
……
按照程序,各单位的节目方案需要先报到师部文艺汇演筹备组进行初审。
筹备组的负责人是师文工团的骨干林薇。
林薇二十八岁,是正规艺术院校毕业的,
专业功底扎实,人也长得漂亮,就是性子有些傲,尤其看不上这些“业余”
的节目。
这天,姜穗带着初步构思的《守望》剧本提纲,和王大姐一起去了文工团的排练室找林薇。
排练室里,林薇正在指导几个文工团员排练一个芭蕾舞片段,动作优雅,音乐悠扬。
看到姜穗和王大姐这两个“外行”
进来,她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继续纠正了几个动作,才慢悠悠地走过来。
“林干事,这是我们家属院准备的节目方案,请您过目。”
姜穗客气地把提纲递过去。
林薇接过那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扫了几眼,眉头就蹙了起来。
她念着上面的关键词:“织网动作……渔民号子……修补渔网……劳作场景……现代舞蹈元素结合?”
她抬起头,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讥诮,“姜穗同志,我理解你们家属院想积极参与的热情。
但是,文艺汇演是展示部队文艺水平的舞台,不是劳动技能大赛或者生活纪录片放映会。
你们这个……土洋结合,不伦不类,完全没有艺术性可言。”
王大姐一听就急了:“林干事,你咋能这么说呢?这是我们姐妹们自己想出来的,演的就是我们的生活!”
林薇轻哼一声:“生活是生活,艺术是艺术。
你们这种节目,放在连队晚会上自娱自乐还可以,拿到师部汇演上,面对各级长,那不是闹笑话吗?”
她顿了顿道:“这样吧,你们的节目时长压缩到五分钟以内,找个简单的合唱或者诗朗诵就行了。
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留给专业的团队,比如我们文工团的节目,这才是真正能拿得出手,体现我们师文艺水准的‘高雅’艺术。”
姜穗的心沉了下去,但她没有像王大姐那样立刻反驳。
她看着林薇那张写满优越感和不耐烦的脸,平静地说:
“林干事,您的意见我们知道了。
我们会再回去‘修改完善’的。”
林薇只当她是服软了,挥挥手:“行了,抓紧时间改吧,别耽误正事。”
从排练室出来,王大姐气得直跺脚:“呸!
什么玩意儿!
瞧不起谁呢!
还高雅艺术,我看她就是故意刁难咱们!”
姜穗拉住王大姐的胳膊,眼神却异常坚定:“大姐,别生气。
她看不上,是她的眼光问题。
我们这个节目,不是为了迎合谁的‘高雅’,是为了表达我们自己。
她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做好!”
姜穗没有选择硬碰硬,表面上应承下来,心里却打定了主意要坚持自己的原创路线。
她召集了核心的几个姐妹,把林薇的话转述了一遍,然后说:
“嫂子们,咱们的节目,不是为了去讨好谁,是为了告诉所有人,
咱们军嫂在海岛上,不只是等待,我们在生活,在创造,在坚守!
这条路可能难走,但我想走下去。
愿意跟我一起干的,咱们就关起门来,自己练!”
大多数姐妹都被姜穗这番话鼓舞了,纷纷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