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英雄出少年!龙国有此后浪,何愁不能复兴!”
为了以最绝对的权威,验证【羲和】这台机器所代表的真正意义,科技部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效率,连夜行动起来。
首都机场的塔台,在深夜接到了来自军方的最高指令。
一架架专机,在清空的航道上,呼啸着腾空而起,刺入沉沉的夜幕,飞往全国各地。
一场正在举行的国际生物学高峰论坛上,一位戴着同声传译耳机的老人,正准备上台发表主旨演讲。几名身着黑色西装的神秘人员,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低声耳语了几句。
老人脸上的表情,在短短数秒内,从错愕,到不解,最终化为一种无法抗拒的凝重。
他对着台下数千名全球顶尖的同行,歉意地鞠了一躬,随后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被直接“请”离了会场。
他,是生物学界泰斗,陈景润院士。
深夜,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刺耳的加密电话铃声,将一位正在观察晶体生长的老人从显微镜前惊醒。
电话那头,只传来一句简短而毋庸置疑的命令。
老人挂断电话,脱下白大褂的双手,甚至还在微微颤抖。
他,是材料学权威,王雪峰院士。
量子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李振华院士……
九位,整整九位在各自的领域之内,跺一跺脚便能让整个学科发生地震的“国宝级”人物,就这样被用最紧急、最不容拒绝的方式,连夜召集到了首都。
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龙国建国以来,规格最高,阵容最恐怖的现场评审团。
在被带来之前,这些国士们的心中,充满了审慎,甚至是高度的怀疑。
光刻机?
颠覆性的?
由一所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办大学主导?
这每一个词汇,都像是在挑战他们穷尽一生建立起来的科学认知。这听起来,不像是科学突破,更像是一场荒诞不经的天方夜谭。
然而,当他们乘坐的专车,驶入科技部广场,当那台沐浴在清冷月光下的【羲和】,真实地映入他们眼帘时——
所有的怀疑,都在瞬间,被一种沉甸甸的,名为“现实”的巨石,压进了心底。
那台机器,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它的外壳呈现出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深邃黑色,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机体表面没有任何拼接的缝隙,浑然一体,线条流畅得不像是人间的造物。
它没有传统重型设备那种轰鸣的噪音,只有一种极低频率的,几乎无法被耳朵捕捉,却能让灵魂都为之共振的嗡鸣。
所有院士的脚步,都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
他们脸上的疲惫与怀疑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