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灵草的特性,每一道炼制工序,而不执着于丹药最终的成败,便是一种对空性的运用。
过程中的每一个当下才是真实可把握的,而结果只是一种无常的显现。”
谈到“慈悲”
,玄觉神情庄重:“慈悲是佛法的根本精神。
慈,是给予众生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痛苦。
修行之人,应以慈悲为怀,关爱世间万物,不因其弱小而轻视,不因其强大而畏惧。
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尽力帮助他们离苦得乐。”
陆沉疑惑道:“玄觉,在这弱肉强食的修仙界,做到慈悲谈何容易?有时面对敌人,慈悲是否意味着软弱?”
玄觉目光坚定地回答:“真正的慈悲并非软弱,而是内心的强大与宽容。
面对敌人,若能以慈悲心去感化,使其放下屠刀,这是大慈悲;若不得不对抗,也要怀着悲悯之心,点到为止,不滥杀无辜。”
对于“业力”
,玄觉解释道:“业力,是我们行为、言语和思想所产生的力量。
善业带来善报,恶业招致恶果。
这并非神秘的惩罚或奖赏,而是事物展的自然规律。
我们当下的境遇,是过去业力的结果;而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又将决定未来的走向。
所以,时刻保持正念,方能积累善业,走向光明未来。”
蛮牛挠挠头,大声问道:“玄觉,那俺以前在部落里打架,这算啥业力啊?”
玄觉微笑着说:“若你打架是为了保护部落、守护弱小,那便是善业;若只是为了争强好胜、伤害他人,那便是恶业。
关键在于你的心。”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不时提出疑问与见解,玄觉皆耐心解答,他的每一次回应都如同点亮一盏明灯,为众人开启一扇通往新境界的大门。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众人一边讨论一边往宿舍走去,一路上仍在回味玄觉的话语。
回到宿舍后,大家各自休息,而赵明躺在床榻上,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满是对修行新的感悟,期待着明日在佛法智慧的指引下,探索五灵混元功的突破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