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也多从“惠民”“安民”“巩固民心”的角度出发,符合仁政之道,且注重可行性,避免空谈。她善于利用自己通过女医署等渠道了解到的民间真实情况,来补充和修正官方奏报中可能存在的偏差或遗漏。
例如,在讨论如何整顿京城治安时,她提到女医在一些低品级官员或普通士绅家中所闻,关于某些街区地痞骚扰、夜间行路不安全的情况,建议加强夜间巡防和坊市管理,而不仅仅是盯着几个大案要案。又比如,在商议平抑京城粮价时,她根据各府用度闲聊中透露的信息,分析出粮价波动不仅与漕运有关,也与几家大商号囤积居奇有关,建议官府适时投放储备粮,并暗中查访不法商贩。
这些建议,往往能切中要害,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慕容云泽采纳后,屡有奇效。他心中对夏玉溪的倚重,与日俱增。他不再仅仅将她视为需要呵护的未婚妻、未来的皇后,更开始将她视为可以信赖的、具有政治智慧的助手和知己。他在她面前,可以卸下部分帝王的伪装,更放松地探讨问题,甚至流露出一些真实的忧虑和疲惫。而夏玉溪的温柔陪伴、理性分析和无声的支持,成了他沉重政务生涯中一抹难得的暖色和慰藉。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极其谨慎和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的。慕容云泽深知分寸,绝不会将核心军国机密或涉及皇权根本的事情与她讨论。夏玉溪更是严守本分,所有交谈仅限于两人之间,从不对外泄露半分,也严禁漱玉轩宫人议论。在公开场合,她依旧是那个端庄娴静、只理内务的准皇后。
但即便如此,皇帝时常召见准皇后商议事情的消息,还是不可避免地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起初,一些守旧的老臣颇为不满,认为有违“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甚至有人上疏委婉劝谏。然而,慕容云泽对此置之不理,反而将几项由夏玉溪间接建议、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政绩,归功于相关官员的执行有力,巧妙地堵住了众人的嘴。加之夏玉溪平日待人宽厚,女医署又惠及众多官员家眷,美名在外,反对的声音渐渐微弱下去。
朝臣们开始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准皇后,绝非徒有美貌的花瓶,其智慧和影响力,正在深宫之中悄然生长。有些人开始主动通过女医署或其它途径,向漱玉轩释放善意,或委婉地传递一些信息。夏玉溪对此心知肚明,但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结党、不营私,一切以慕容云泽的意志和朝廷大局为重,只是将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择要、客观地转达给慕容云泽参考。
在这种默契的互动中,夏玉溪的视野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她不再仅仅局限于宫闱方寸之地,而是开始以更广阔的视角关注天下民生、朝局动态。她阅读的书籍范围更广,与苏嬷嬷探讨的问题更深,对慕容云泽的辅佐也愈发得心应手。
慕容云泽看着她的成长,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欣慰与一丝难以言喻的依赖。他庆幸自己得到了这样一位贤内助,也隐隐感到,她的光芒,或许终有一日,将无法被宫墙所完全遮掩。
这一日,慕容云泽收到八百里加急,南方某重要粮仓在清查中发现巨大亏空,牵连甚广,龙颜震怒。他在西暖阁内独自沉思良久,直到深夜。最终,他命人传夏玉溪过来。
夏玉溪到来时,只见慕容云泽眉宇间凝结着浓重的阴霾与疲惫。他没有多言,只是将那份密报递给她。
夏玉溪仔细看完,心中也是一沉。此事关乎国本,非同小可。
“陛下,”她轻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贪墨之害,甚于洪水。然,惩贪之余,是否更需思量,如何筑牢堤坝,使后人不敢、不能再生此念?譬如,这账目清查之法,或可再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