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署的成功设立与顺利运作,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它不仅切实惠及了京中官员家眷,赢得了朝野上下对新帝仁政的赞誉,更将夏玉溪“贤德”“仁心”的美名推向了新的高度。然而,对于慕容云泽而言,这份惊喜远不止于此。
初夏的午后,乾清宫西暖阁内,慕容云泽正与内阁首辅及几位心腹重臣商议今岁江淮漕运改道及加固堤防的预算。此事关乎漕粮北运的命脉与沿岸百万生灵的安危,争论激烈,预算庞大,各方利益纠缠,让慕容云泽颇感棘手。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扫过案头另一份关于今春北方三郡旱情缓减后、疫病防治与灾后重建的奏章,心中更是烦闷。国事千头万绪,处处需钱粮,处处要人手,纵使他宵衣旰食,亦感独木难支。
就在这时,秦峰悄无声息地入内,将一份用浅黄色锦缎包裹的册子轻轻放在御案一角,低声道:“陛下,娘娘命人送来的,说是关于北郡疫防与重建事宜的一些浅见,供陛下参阅。”
慕容云泽微微颔首,并未立刻翻阅,继续与大臣们争论漕运款项的分配。直至议事暂歇,众臣告退,阁内只剩下他一人时,他才带着一丝疲惫和些许好奇,拿起了那份册子。
册子封面素雅,题着《北郡灾后事宜管窥》几字,字迹清秀工整。他随手翻开,起初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夏玉溪关心民瘼的一份心意。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神色渐渐变了。
册子并非空泛的同情或劝慰之词,而是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的分析与建议。开篇先概述了北郡旱情及可能引发的疫病类型(结合了太医院的疫病论),接着分门别类提出建议:
* 疫病防治:建议由太医院牵头,编撰简易易懂的《防疫守则》,内容涵盖饮水清洁、病患隔离、草药熏蒸、尸体处理等,并绘制图示,由官府派发、宣讲,使百姓知所防范。同时,提议由女医署选派已培训成熟、表现优异的女医官数名,随太医署派往灾区的医队一同前往,重点指导当地妇孺老弱如何防护、护理,因其更易与内眷沟通。
* 灾后重建:并非直接要求拨款,而是建议朝廷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自救与互助。例如,由官府提供粮种、农具,鼓励灾民尽快恢复生产,以工代赈,参与水利修缮;减免灾区一定年限的赋税;鼓励相邻丰稔州县“结对”帮扶,朝廷可给予帮扶者一定的名誉奖励或政策倾斜。
* 钱粮使用:甚至大胆提出,漕运改道工程预算浩大,可否分阶段进行?先确保今年漕粮畅通的关键河段,将部分预算暂缓,挪部分款项优先用于北郡防疫和民生恢复,待秋收后财政稍宽裕再行后续工程。并附了一份简单的、基于她所创“简法”的北郡急需款项估算。
每一则建议后面,都附有简短的说明,解释为何如此提议,考虑了哪些因素,甚至预想了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雏形。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对民情的体察、对实务的理解,以及一种不同于朝堂上官僚文章的、带着温度的同理心与务实精神。
慕容云泽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激动!这哪里是“浅见”?这分明是一份极具操作性、思虑周详的方略!其中许多想法,与他和几位重臣反复商议后的方向不谋而合,甚至在某些细节上考虑得更为细致妥帖!尤其是关于调动女医署力量、鼓励民间互助、以及预算缓急调整的建议,更是角度新颖,切中要害,为他打开了新的思路!
他猛地站起身,在暖阁内来回踱步,手中紧紧攥着那本册子,心潮澎湃。他早知道夏玉溪聪慧,管理内务井井有条,女医署一事更显其远见,但他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