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心腹重臣,声音中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与包容:“只要他们不来主动招惹大汉,不损害华夏利益,朕,不介意他们在那片土地上,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建立他们的国度,去发展他们的文明。”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这世界,若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文明,岂不是太过无趣?有竞争,有交流,方能促使我大汉不断自省,不断前行。况且——”
刘盈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眼神锐利如鹰:“我大汉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文明永续。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在世界的舞台上相遇,无论是阿提拉,还是其他什么人,我大汉,何惧之有?”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自身文明的绝对自信和对未来的从容掌控。
村野治保的覆灭,对他而言,只是清理了一个不守规矩的噪音。而真正的乐章,还在后面。帝国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广阔的未来。
——
长安城的繁华,如同织锦,绚烂之下掩盖着无数暗流。
西市附近一处虽不显赫却颇为雅致的宅邸,如今挂上了喜庆的红绸,这里是前丞相郦商的府邸。
这位曾追随高祖刘邦平定诸侯、功勋卓著的老臣,今日正为爱女操办婚事。而那位即将成为他乘龙快婿的,正是化名“穆沙”、精心伪装后的阿提拉。
起初,当女儿流露出对这位“西域才俊”的倾慕,并执意要下嫁时,郦商是极力反对的。
在他这等老派汉家勋贵眼中,女儿即便不嫁入王侯之家,也该寻个根正苗红的士族子弟,岂能嫁给一个来历不明、虽有些学识却终究是“胡人”的外邦客?
这不仅有损门风,更恐惹人非议。
然而,耐不住爱女的苦苦哀求,以及夫人从旁劝说,郦商最终还是勉强同意,先见一见这个叫“穆沙”的年轻人。
那一日的书房会谈,彻底改变了郦商的看法。阿提拉(穆沙)凭借其穿越者的广阔视野和对历史、军事的独特理解,在交谈中侃侃而谈。
他不仅精通西域诸国风情地理,对中原典籍竟也颇有涉猎,更令人惊异的是他对骑兵战术的见解。
当郦商谈及当年与匈奴作战的艰苦时,阿提拉适时地提出了几种针对游牧骑兵的改进战术,包括轻骑兵骚扰、重甲骑兵突击与步兵方阵配合的设想,甚至提到了利用地形和天气削弱骑兵优势的方法。
这些见解,虽未脱离冷兵器时代范畴,但其思路之新颖、考虑之周详,让郦商这个沙场老将都听得目光炯炯,连连抚掌。
“穆沙小友,真乃奇才也!”
郦商忍不住赞叹,“若早二十年得遇小友,北击匈奴或可少流许多将士之血!”
他心中那点对“胡人”的芥蒂,在对方展现出的惊人才华面前,顿时烟消云散,反而生出相见恨晚之感。
阿提拉谦逊地低头,掩去眼底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他深知,要在这大汉帝国的核心立足,仅靠伪装外貌和语言是不够的,必须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尤其是能打动这些实权人物的价值。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