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加林分开后,肖少聪和杜小影一起压马路,他知道杜副市长是杜小影的亲叔叔,把她调到延州也是一句话的事,他很中意这个女子。
为了这门亲事儿,杜小影的四妈费了不少心思,因为以前有过一段不光彩的过去,很怕被知情的人提起,所以不想让肖少聪去神树见面,避免多嘴的人把婚事搅乱。
两人谈的很投机,肖少聪很健谈,杜小影请了三天假,肖少聪领着她玩遍了延州,很快俘获了杜小影的芳心。
学历这一块儿杜小影又拿到了电大的文凭,让肖少聪很是崇拜,再没有瞧不起她的意思。
后面又让双方家长见了一面,在四妈的撮合下总算定下了这门亲事。
杜小影一个月后调到延州肉联厂,由于高加林站稳了脚跟儿,杜永清为了侄女的婚姻稳固,给她办理了调动手续。
延州肉联厂的中层干部竞选弄的声势很大,中层干部被选下去的占了一半,有人来吵架的,有人来感谢的,也有人扬言要报复的,高加林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工人的干劲儿,在乎的是效益,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他就能再创辉煌。
临街门面房已经开始动工了,厂里没有掏一分钱,高加林参考了李艾柯卡的促销手段,宣布了一项政策:“内部富余员工交一年零三个月房租可以用两年,外面的人交两年房租可以用三年,并且在《延州日报》上刊登了广告,闻讯而来的人提着钱堵住了财务科的门。
这些提前交的房租不但足够盖房,还让账面上多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流动资金。
富余人员的问题解决了,工资的问题解决了,衙内们的调动解决了,老孙的儿子孙北晨还是科长,原先的科长下海经商了,胡得娣不再嚣张,在爸爸的严厉斥责下变乖了许多,因为她眼里的那个“土包子”
出手不凡,举手投足间显露出比她爸爸更为炫目的业绩。
在事实面前,任何说辞都是无力的。
肉联厂的资金都存进了信用社,还把多年的贷款还了一部分,向海洋二话不说就把她调走了。
纠结了三年的难题,两个月被高加林解决掉,貌似老孙和老胡都没什么事儿了,他们乐于当甩手掌柜,看着高加林每天像踩着风火轮的哪吒忙来忙去。
肉联厂又成了市里的改革标杆,每天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
这样老孙和老胡又忙了起来。
高家村这边儿玉芳生了一对儿龙凤胎,男娃五斤三两,女娃四斤九两,孙金炣和胡涌泉亲自去高家村道贺,这样又热闹了好几天。
杜小影年底结了婚,黄亚萍年底离了婚。
参加完杜小影的婚礼,高加林被特批提早放个探亲假,他来到“郑好面馆”
看到黄亚萍的信后,才知道她和那个巨婴的婚姻已经画上了句号。
黄亚萍没有感觉痛苦,而是得到了解脱。
今天是杨彦军私人请客,他在管理中遇到了难题,要请教高加林,这人最大的优点是感恩和执行力,高加林提前来到郑好面馆,郑小杰见到他十分高兴。
“郑好面馆”
扩大了规模,把原来的陈桥饭店租了下来,里面添了好几个包间,他们又请了一个炒菜师傅,生意做得有模有样。
高加林看到了角落里坐的一个人似曾相识,头乱蓬蓬的,脸上的胡子好长,貌似一个月没刮过了,正端着酒杯喝酒。
高加林低声问道:“小杰,这人我好像认识?”
“你们厂的陈厂长。”
陈子文?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了,高加林想上前打个招呼,为了稳妥,他对着郑小杰说道:“他经常来吗?”
“他几乎是天天来,自己不做饭,儿子也过来吃,吃了就去上学,每天喝得晕乎乎的,大家现在都叫他酒迷瞪。”
“他婆姨不管他吗?”
“已经离婚了,谁管他呀。”
“那他不上班吗?”
“这个样子去哪里上班,谁要他!”
不上班还天天有钱喝酒?高加林对陈子文没有任何偏见,这个人除了有点儿死板外,还是挺不错的。
看杨彦军下班还早,他让郑小杰又端给陈子文一盘热菜,走上前去问道,“陈厂长,是你吗,我差点认不出来了。”
陈子文抬起头看看高加林,醉眼朦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