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真正意图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真正意图(2 / 3)

nbsp;  说完又指了指那碗黑土道:“这是新洲平原的表层土,农官试过,攥在手里能成团,松开却不散,肥力比江南的水田土还足。”

    待内侍介绍完毕,朱雄英转身走向墙边悬挂的巨幅舆图。

    那是郑和船队的画工马欢亲手绘制的新洲舆图,用朱砂仔细标出了海岸线、河流与山地,连几处适合停泊的港湾都画得清清楚楚。

    他指尖落在舆图中央的平原地带,目光扫过诸位王叔:“郑和率船队远航数月,才发现这片新洲。

    此地沃土千里,光是已探明的平原就有数十万亩,矿脉更是遍布山林,沿海的渔产能让十万百姓吃饱。

    但新洲离大明万里之遥,需得至亲之人镇守,才能真正化为大明的疆土。

    侄儿今日召诸位王叔前来,便是想请王叔们前往新洲,主持拓疆大业。”

    殿内的笑声瞬间消失,方才还带着好奇的氛围陡然凝重起来。

    代王朱桂率先沉下脸,双手叉腰站在原地,粗声粗气地开口:“皇孙这是说的什么话?

    父皇登基时就定下祖训,藩王不得离封地半步。

    我那代州封地,靠着朝廷前年推广的‘嘉禾稻’,一亩地能收两石三斗,比从前的老稻种多收了近一石!

    每年万石禄米准时送到府里,庄田的租子堆得粮仓都满了。

    府里还有五十多个下人伺候,何苦去那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遭罪?”

    齐王朱榑立刻凑上前附和,声音里满是不屑:“七王叔说得在理!

    我青州封地用了工部改良的‘金穗麦种’,亩产近两石,每年光麦租就能收三万多石。

    封地内的盐店、鱼课,哪个不是日进斗金?

    府里姬妾成群,护卫就有一千人,出门都是前呼后拥,活得不比神仙还自在?

    再说那出海的路,前几日登州港还翻了艘运粮船,一船三十多人没一个活下来,连尸体都没找着。

    去新洲要在海上漂两三个月,万一遇上风暴,岂不是连全尸都留不下?”

    晋王朱棡走到几案旁,拿起那块铁矿石轻轻摩挲着。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孙说这是拓疆,依臣看与流放也差不了多少。

    且不说海风能不能刮翻宝船,就算真到了新洲,那些土著真如郑和信中说的那般温顺?

    万一他们举着刀枪来围攻,朝廷的援军半年都到不了,届时咱们这些王爷,怕是要成了蛮荒之地的孤魂野鬼。

    再者,如今大明内地的高产种子都普及了,新洲若连内地的产量都及不上,去了又有何益?”

    宁王朱权站在一旁,虽没说话,却轻轻摇了摇手中的折扇,显然也认同几位王叔的顾虑。

    周王朱橚则皱着眉盯着那碗黑土,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几案,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最新小说: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扶唐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