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都市言情 > 抗日之大军阀张浩 > 第514章 羽翼渐丰,暗流交锋

第514章 羽翼渐丰,暗流交锋(1 / 3)

沧州西郊的军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震得人耳膜发颤。张浩站在崭新的车床前,看着通红的钢坯被轧制成步枪零件,蒸汽混着机油的味道扑面而来,却让他感到一种踏实的力量。

“司令,您看这个。”军工部长老曹手里捧着一把刚组装好的步枪,枪身乌黑发亮,枪管上还带着车床留下的细密纹路,“这是咱们新研制的‘沧河-1型’步枪,射程比三八大盖远五十米,子弹穿透力也更强。”

张浩接过步枪,沉甸甸的手感压得手掌微沉。他拉开枪栓,金属碰撞声清脆利落,瞄准窗外的树靶试了试,准星调校得恰到好处。“不错。”他赞许地点头,“生产线能跟上吗?”

“能!”老曹指着车间里的流水线,“上个月刚从系统兑换了十台精密机床,现在每天能产五十支,弹药厂那边也能跟上供应。”

不远处的试验场上,几名工兵正围着一门新炮忙碌。那是门75毫米山炮,炮身涂着迷彩色,炮轮上还带着新鲜的油漆味。“轰隆!”一声巨响,炮弹拖着白烟飞向远处的土坡,炸开一团黄土。

“射程三公里,精度误差不超过五米!”炮兵营长跑过来,脸上沾着硝烟,兴奋地报告,“比鬼子的四一式山炮强多了!”

张浩走到弹药库,里面码满了木箱,有的装着手榴弹,有的装着迫击炮弹,最里面几箱贴着“机密”标签——那是刚生产出来的反坦克地雷。“这些东西,很快就能派上用场。”他拍了拍木箱,声音里带着冷意。

军工厂的角落里,还有个更隐蔽的车间,门口站着双岗。里面,几名穿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正围着一台无线电发报机调试。

“司令,这是新研制的便携式电台,能在五十公里内保持通讯,抗干扰能力比以前强十倍。”技术负责人递过一个巴掌大的机器,外壳是磨砂金属,握着很趁手。

张浩掂了掂电台,又看了看流水线上不断产出的武器,心里清楚:他的军队,正在从“能打仗”向“打硬仗”蜕变。这种蜕变,比占领几座城池更重要——这是成为大军阀的底气。

“老陈,这批药品必须在三天内送到平州。”夜色中的沧州码头,李强压低声音对一个穿着渔夫打扮的汉子说,手里递过一张画着鱼纹的纸条,“接头暗号是‘潮涨了’。”

老陈接过纸条,塞进鱼鳔里,又把鱼鳔藏进船板的缝隙。“放心吧,李科长。就算是鬼子的巡逻艇,也搜不出这玩意儿。”他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脸上的皱纹里还沾着河泥。

这是张浩建立的地下交通线,以运河为骨干,串联起沧州、平州、望海县十几个秘密站点。白天是运货的商船、打渔的小船,晚上就成了传递情报、运送物资的通道。日军几次想封锁运河,却总抓不到把柄——这些船工、纤夫,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闭着眼睛都能在河道里摸到暗礁,更别说躲避巡逻队了。

望海县的一家茶馆里,跑堂的小伙计正给客人添茶,袖口不经意地蹭过桌子,桌面上的茶渍就多了个小小的“十”字。角落里,一个穿长衫的商人看到记号,喝完茶就走了。他拐进巷子,从怀里掏出个小本,上面记着“日军粮库,初十换防”——这是小伙计用茶渍传给他的情报。

这样的情报点,在日军占领区有上百个。有的是杂货铺老板,有的是洋行职员,甚至还有日军军营里的伙夫。他们互不相识,只通过暗号联系,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日军的动向源源不断地传回根据地。

“司令,这是从北平传来的消息。”李强把一份加密电报放在张浩桌上,“日军华北司令部要换将了,新司令叫冈村宁次,据说比武田信雄更狠,擅长‘铁壁合围’。”

张浩展开电报,上面的字迹很小,是用密写药水写的,对着灯光才能看清。“冈村宁次……”他默念着这个名字,手指在地图上北平的位置敲了敲,“看来,日军要动真格的了。”

“还有,国民党那边也有动静。”李强又递过一份报告,“他们在平州以西增了两个旅,说是‘剿匪’,其实是盯着咱们的粮道。”

张浩冷笑一声:“他们倒是会捡便宜。告诉交通线的人,盯紧国民党的部队,他们动一动,我们就得知道。”

情报网和交通线,就像大军阀的“神经”和“血管”。神经敏锐,才能察觉危险;血管通畅,才能输送养分。这两样,他都得攥在自己

最新小说: 丑女医妃绝美翻身 驱魔笔记中不许夹带情书 世子道长不经撩 霍少他纠缠不休 白月光怀孕我让位,死遁后渣总却疯了 官场之手眼通天 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反派:答应你退婚,我走你别哭啊 直播算命:我靠玄学成圈内顶流 重生后,权臣日夜向我求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