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确实有实力,我们之前对他们的担忧有些多余。或许我们应该与他们加强合作,共同抗击日军。”
然而,也有一些将领仍然坚持之前的立场,认为张浩的势力扩张过快,对他们构成威胁。“我们不能轻易与张浩合作,要继续观察他的动向。”
两派争论不休,最终,国民党顽固派的首领决定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一方面,与张浩保持一定的联系,表达合作的意愿,但不明确表态;另一方面,继续在根据地周边保持军事存在,对张浩的部队进行监视。
于是,国民党顽固派派出使者,带着一些慰问品来到张浩的根据地。“张司令,此次贵部击退日军,实在是大快人心。我们特来表示祝贺,并希望能与贵部进一步加强合作。”使者说道。
张浩看穿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心思,他微笑着说道:“感谢贵方的祝贺,合作抗日是好事,但希望贵方能够拿出诚意,共同为抗击日寇的大业努力。”
张浩的情报网络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久后,关于日军“经济绞杀”和“舆论抹黑”计划的情报传到了张浩手中。同时,情报人员还报告了国民党顽固派态度转变以及他们的真实意图。
“司令,日军这两个计划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还有国民党顽固派,他们的态度依然不明朗,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情报负责人焦急地说道。
张浩沉思片刻后说道:“日军的阴谋确实棘手,但我们也有应对之策。至于国民党顽固派,我们要继续观察,同时做好防范。”
他迅速召集将领们和各部门负责人开会,商讨应对措施。“经济方面,我们要加强根据地内部的自给自足能力,发展农业和工业,减少对外部物资的依赖。同时,组织武装运输队,突破日军的封锁线,获取必要的物资。”
“舆论方面,我们要成立宣传小组,深入到百姓中去,揭露日军的谣言,宣传我们的抗日事迹。让百姓知道我们是真正为了他们好。”
对于国民党顽固派,张浩决定加强边境防御,防止他们突然袭击。同时,继续与他们保持沟通,争取实现真正的合作。
会后,根据地内迅速行动起来。在农业上,进一步推广新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组织农民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
工业方面,加大对军工产业的投入,研发新的武器装备,提高生产效率。
武装运输队开始组建,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战士加入。他们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学习如何突破封锁线,应对日军的袭击。
“我们的任务很艰巨,但我们一定要成功突破日军的封锁,为根据地运来急需的物资。”运输队队长在训练时说道。
宣传小组也深入到各个村庄和城镇,通过演讲、张贴海报等方式,向百姓们揭露日军的谣言。“乡亲们,日军说我们与土匪勾结,这完全是污蔑。我们一直在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为了赶走侵略者而努力。”宣传人员大声地向百姓们解释着。
同时,部队加强了边境巡逻,修筑了更多的防御工事。战士们时刻保持警惕,注视着国民党顽固派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