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拿着油条,一边吃一边走向旁边巷子,进入一个拐角,确定周围没有人。
迅从系统空间拿出一个麻袋,紧接着拿出阿胶糕、燕窝、红参片、八珍丸!
最后是一盒芙蓉月饼、一盒五仁月饼,通通装进麻袋里,瞄了一眼周围,确定没人看见,迈步走出巷子。
“下来吧,咱们去百货商场逛逛。”
提着麻袋来到拖拉机旁边,陈景对着众人挥挥手,轻轻说道。
都来百货商场了,肯定要带她们进去逛逛;正好趁着降温,再买几套衣服。
坐在板车上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听到陈景的话,小手紧紧抓着手里食物,一个接着一个跳下来。
所有人都下来后,陈景带着她们往百货商场走去。
门板上印有「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红漆标语,被擦得亮堂,门楣上的五角星灯还留着余温,那是县里少数能亮至九点的灯。
柜台是深褐色木柜,比售货员高半头。
前排日用品柜台上,胰子(肥皂)码成齐整方块,左为两毛钱一块的灯塔牌,右是一毛五的本地土胰子,粗麻绳拴着的纸标签边角被摩挲得卷。
售货员踮脚给上层搪瓷缸补货,缸身「为人民服务」的字迹必须对齐柜台棱线,差半分便重新调整,指尖将缸沿拂得无尘。
布匹柜的蓝布帘子被风掀起,露出叠得如城墙砖般齐整的布料。
深灰、藏青、咔叽布占满大半柜台,仅右侧留着两匹花布。
粉底小碎花与蓝底白条纹,皆是地区供销社调来的紧俏货,需攒够三尺六布票方能购买。
穿碎花衫的妇女扒着柜台,手指轻触花布后收回,目光在布料与兜里的布票间来回打转。
最终望向柜台前「按票供应,概不拆零」的木牌,缓缓转身走向食品柜。
食品柜的玻璃柜内,硬糖装在透明玻璃瓶中,橘子味与薄荷味的各占一排,一颗一分钱,瓶旁放着细长镊子。
中央铁皮饼干盒印着褪色的小熊图案,装着「动物饼干」,盒盖紧闭,唯有逢年过节才会拆卖。
一个穿补丁裤子的小孩扒在玻璃柜上,鼻子几乎贴住玻璃,目光牢牢锁住饼干盒,小手攥着皱巴巴的两分钱,指缝里还沾着些许泥土。
临近中午,商场里的人渐渐多了。
有人扛着粮本走向粮油柜,有人攥着工业券在五金柜前驻足。
偶尔有搪瓷缸被碰到,清脆响声混着算盘声、脚步声,在不大的空间里萦绕。
老师傅靠在门框上,望着人们攥着票证在柜台间缓慢移动,阳光透过玻璃门洒进来。
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磨得亮的水泥地上,那是无数脚步踩出的温厚痕迹。
一群孩子望着百货商场内的样子,眼中闪着精光,很多新奇的东西,她们见都没见过。
“哟,这谁呀,这不是我那好弟弟吗?今个怎么有空来城里了。”
“还带了这么多萝卜头,咋地,来赶集啊?”
悠闲靠在一边的周红,余光瞥见门口进来一群人,为还是干弟弟,顿时精神起来。
快步走过去,脸上带着笑容,调笑着开口。
“哈哈哈哈,小丫,你是萝卜头!”
周红一过来,加上那玩笑般的话语,立马吸引众人注意力。
听到她说自己等人是萝卜头,念雪转动眼珠,凑到小丫身边,坏笑着开口。
“嗯?我不是~!
我是小丫!
!”
听到这里,小丫脑袋没转过弯,委屈巴巴地反驳。
看到这一幕,念雪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是啊,来赶集,也就卖点燕窝什么的,也不知道卖不卖得出去。”
对此,陈景脸上也泛起笑容,掂了掂手里布袋,揶揄地开口。
“姐姐我全要了!”
“小玲、小丽,你们也来啦,带她们随便看看,买点零嘴什么的。”
“那边有水果糖、大白兔奶糖、动物饼干,拿着吃,我付钱!”
闻言,周红顿感惊喜,抬手把陈景手中的麻袋接过。
转头看向陈小玲和陈丽,指了指食品区,大气地说道。
因为去过陈景家,她认识陈小玲和陈丽;现在还有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