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了批兵器,打算接应辽人进城。”
张青猛地站起来,手里的火钳“哐当”掉在地上:“啥?他敢!”
“现在不敢了。”朱都头捡起火钳递给张青,“知府已经让人去抄了,还说要请嫂子去府衙一趟,给记个功。”
孙二娘头也没抬:“功就不必了,给咱十字坡减点税就行。”
“减税!嫂子说得对!”后生们跟着起哄,“咱要减税!”
朱都头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知府也说了,十字坡的税,三年不用交!”
“好!”大伙儿拍着手叫好,震得屋顶的灰尘都掉下来了。
孙二娘把最后一个包子放进笼屉,盖上盖子,直起身说:“这才像样。”她擦了擦手上的面,看着满屋子的笑脸,心里那点因为打斗而起的躁气,全被这热气腾腾的烟火气冲散了。
夜渐渐深了,包子铺的灯还亮着。有人带着自家腌的咸菜来换包子,有人搬来新劈的柴火堆在墙角,还有孩子拿着石子,在地上画刚学会的龙凤纹,画得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孙二娘坐在灶前,看着跳动的火苗,手里转着根擀面杖。张青凑过来,往灶里添了根柴:“想啥呢?”
“想咱这包子铺,”孙二娘笑了,“以后啊,不光要蒸龙凤包,还得蒸豆沙包、菜包,让咱十字坡的人,天天都能吃上热乎的。”
火光在她眼里跳,像藏着星星。张青看着她的侧脸,突然觉得,这十字坡的日子,真的就像这笼屉里的包子,正慢慢发起来,发得又大又圆,满是希望的样子。(全文约字)
创作灵感:龙凤纹包子成了十字坡的记号,引来高俅余党报复,他们伪造龙凤印信诬陷孙二娘谋反。孙二娘联合百姓,用带纹的包子作为证据,在公堂上揭穿伪造印信的破绽,让民心成为最硬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