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穿越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正文卷 第九百八十九章 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正文卷 第九百八十九章 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4 / 7)

p; 但他希望史学家们能够对张居正和戚继光公正些,他们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君王、对得起江山社稷,对得起万民,更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忠一字,二人做到了极致。

    群臣们对这两本奏疏议论纷纷,都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都是金榜题名、都是一步步的爬到了文华殿,都是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二位国之重臣,文张武戚,还在发力。

    吏举法是大明吏治改革,而迁民疏可以大幅度的缓解天变造成的恶劣影响。

    “徐州还田。”申时行站了出来俯首说道:“陛下,徐州地方,还田最是容易。”

    申时行上了本还田疏,请出了洪武祖宗成法的大旗,打算对徐州府、扬州府、常州府、苏州府和应天府还田。

    本来申时行以为,苏州府和应天府最是容易,但他错了,经过和五府知府的沟通,徐州府最容易做。

    “哦?徐州府没有那么多的银子,怎么就是最容易了?”朱翊钧有些奇怪的问道,徐州府在还田名册上,是朱翊钧的私心,对忠诚的奖励,他本来以为要付出足够多的代价,才能帮扶徐州府。

    但现实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申时行满是感慨的说道:“徐州地面已经开始还田了,臣和刘顺之刘知府书信往来沟通,刘知府借着驰道过境,已经完成了部分的还田。”

    愿意应征者占丁口的7%,这其实也代表了施政上的难易程度,这个数字越高,代表地方衙门受到百姓的拥戴越高,越容易施政。

    毕竟愿意应征、登记造册,是我真的有一头牛!

    朝廷做什么的时候,真的会对这些登记造册的人进行征召,修桥补路、修沟渠水井、修驰道、营造官厂等等,都是苦力活儿。

    “刘顺之是怎么做到的?”朱翊钧闻言也是一愣,驰道过了很多地方,怎么就刘顺之就借着驰道完成了生产资料的再分配?

    申时行将刘顺之如何做到,细细讲了一遍。

    京广驰道在修建的同时,济南府到扬州府的驰道也在修建,这条驰道过徐州府,刘顺之立刻把握住了机会,利用驰道修建组建工兵团营,梳理生产关系,奖惩守法枉法士绅,最终完成了对土地的彻底清丈、对人口的普查。

    鱼鳞册和黄册这两本账在手,才能对生产资料再分配。

    “说起来去年万寿圣节,各地官吏都上了贺表,谈了对侯于赵《翻身》一书的看法,刘顺之当初的贺表,朕印象非常深刻,他讲,百姓翻身了,大明才能翻身,只有还田,百姓才能翻身。”朱翊钧听完了申时行的陈述,感慨万千。

    刘顺之是个好官,他是个御赐恩科进士,就是举人出身,他做到了许多进士出身都没办法做到的事儿。

    朱翊钧在南巡的时候见过刘顺之,刘顺之其实不聪明,完全不属于才思敏捷天才之列,但他做到了。

    申时行有些为难的说道:“刘知府还田之法,扬州、长州、苏州和应天,都可以借鉴,臣领还田事,贪天之功,贪了刘知府的天功。”

    朱翊钧闻言,满是笑意的说道:“申爱卿这话

最新小说: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扶唐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