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夭灼的音乐天赋极高,但一点没有遗传给朱常治,朱常治是真的学不太会那些乐理,朱载堉也尽力了,在朱载堉看来,在音乐一道,朱常治和皇帝一模一样,朽木不可雕也。
“那就不学了,咱当初,也没学会。”朱翊钧听闻,满脸的笑容,这也是朱载堉这位大科学家、大音乐家的最大遗憾。
第二天清晨,大明皇帝出现在了北大营的武英楼,在北大营操阅军马之后,皇帝召见了京营镇抚司镇抚使,询问了十二人被骗婚的案子,确定得到了妥善处置后,才放下心来。
朱翊钧拿出了刑部的一本奏疏递给了戚继光说道:“大明律增补兵律·军婚条,有定:”
“凡边军、戍卒、征战者,其妻妾女眷,敢有豪强侵占、奸徒诱拐者,主犯斩、从犯流南洋边方之地,知情容隐者同罪,产籍没官。”
“若有本妇自犯和奸,枷号南洋,不得归明。卫所千户、地方里甲知情不举,同罪。”
“若为忠烈遗孀,罪加三等,涉军移交军镇抚司处置,明知故犯者,以谋叛论罪。”
“戚帅今天就张榜公告吧。”
首先涉及到了军兵的案子,要在军事法庭,也就是镇抚司判决,地方判决明知故犯,就是谋反;
趁着军队征战、戍边,霸占军兵妻妾女眷,那就是死刑,但凡是参与其中都是流放南洋,知情不报一律按同罪处置。
如果是妇人自愿和奸,那就是流放南洋,地方不得隐瞒,同罪。
如果是战死沙场的忠烈遗孀,那所有案犯,都要罪加三等。
“臣叩谢圣恩。”戚继光、李如松、马林等人相继传阅之后,行了大礼谢恩。
自从十二个骗婚案出现后,京营其实不想着会有明文的律法这种好事,万历维新十七年了,但朝中兴文匽武的风力仍在。
京营将领的想法,更多的是自保,让把总把好关,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朱翊钧之前就下旨处斩骗婚案犯,在他的授意下,刑部、大理寺制定了律法条文,增补入了大明会典。
在皇帝离开的时候,兵律·军婚条已经张榜公告,军兵们无不欢欣鼓舞,都在讨论着新律法的公布,其实对于军兵而言,死亡并不可怕,后顾之忧,才是每个军兵必须要担心的事儿。
陛下一次次的解决了军兵们的后顾之忧。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顺天府,对于百官而言,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一切一切的不适都消散了,过去十几年的高效又回来了。
皇帝南巡这几个月,政事缓慢,让人无法接受。
勤政的大明皇帝一回京师,就把积累的奏疏,全都批复,像是堵塞的沟渠被疏浚了一样,政如流水。
休沐结束,朱翊钧召开了回京后的第一次文华殿廷议,他看着群臣说道:“朕非常欣喜的看到了都察院的转变,御史们终于不再是朝中大臣们党争的刀斧手,而是逐渐恢复了其本身职能。”
“昔之台谏,或饰太平以媚主,或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