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昊国在渤郡的统治薄弱点。即两个族群缺乏信任。
…乌云和彩云并不在一个层级上…
7月中旬,武飞的兵团在占据渤郡西侧后,一边维持进攻性骚扰,一边进行练兵。一杆杆竹兵在乡下庄子中,被端着进行突刺训练。
东市军现在新增的兵员都是依附过来的地主武装。
武飞现在正为投奔而来的好汉们登记造册,将所有兵员的名字籍贯全部统计完毕后,领着这些良家子地主和族兵进行分离。
打仗是要靠纪律和组织能力。如果依旧按照原来的宗族纽带进行组织,那就是“民乱”级别的。
宣冲翻找历史资料:历史上很多次地方势力对王朝正规军的起义都是以失败告终。
例如李唐初期对河北起义镇压,亦或是后来金、元占据中原,清初当时军事集团对占领区起义的扑灭,以及清末的拳乱。这就是起义军没有完成“正规化”,最后只能失败。
但是历史上同样有成功的,如南宋初期差点直捣黄龙的岳家军,以及朱元璋脱离红巾军后独立建制。其特点就是,将起义军内部各种宗族论功体系给格式化掉,换上统一的论功体系。
将起义军“正规化”,这里面有复杂的政治操作。兵员名单审核是一切的开始。
接下来,在“格式化”前,要对投效的宗族进行政治权利补偿。以换取他们对宗族兵丁的指挥权。
在茅草土炕上,武飞是和这帮宗族头目们一起聚成个圈坐着,身后亲兵端着黑板,讲解有关“军队”和“地方维持”这两大不同体系内的权责。
就在黄玉城等大城市中昊军因“屠龙令”感觉到了城外是如坐针毡的时候,东垒城中,武飞对所有投靠来的乡族地主们,用海纳百川的姿态接待。
武飞在茅草土炕接受各方宗主的兵马,必然要给予补偿条款。即把他们纳入现在自己在渤地搭建的治理体系中。
武飞将每个宗族投效的乡族地主们也都按照一套“股份体系”公式进行记录,即在“初始阶段“,”小成功的阶段“,”大势已定“的三个不同阶段中,送兵,送粮,送器械,该获得什么样的政治权利。
例如:初始阶段送一百人加入,和大势已定阶段送一百人加入,其政治贡献是不同,张飞对于刘备就是初始阶段,他投资几百人比后来马超带着凉州来投的政治权力还要略高。
武飞把练兵工作交给了士官,而自己真正在忙活的,就是为了兵事搭建一套合适的政治话语平台。
各个地主送来兵后,并不是送来就把人打发走了,也不是让他们直接进入大军领着他们的兵。
而是先按照名册轮流发一笔安家费,然后招呼这些新兵们进行不记名选举,选出一个责任人把安家费送回去。
这时候大部分领着自家来的地主就开始忙活这类“军中和乡里相互联络”的工作了,实际剥离了军中的操练关系。错过在军中“杀伐技”训练下涨威望的可能。
然后武飞拿出州府版籍,根据各地前来投靠宗族的情况,建立乡间的联络处,日后战利品的分配补给,也都会通过联络处转到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