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丽说穆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
对此,穆萱特地百度了一下理想主义的含义。
百度上说:理想主义是基于信仰的精神追求,以直觉和情感为主导,通过个人价值观追求事物的意义,可能因过度追求道德完美而脱离实际。
她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穆萱不接受史丽丽的定义。
她认为自己在寻求人生的意义时,是因为对目前的生活感觉到了一种莫大的失望。
尤其是这次,连女儿都误解了她。
张幽幽的话已经让她萎靡了好几个月。
在此期间,她曾不断尝试说服自己:幽幽只是一个小孩子,大脑都还未育完成,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还需要不断教育和引导。
更何况自己从来不曾给她说过成年人的恩恩怨怨,所以从她的视角来看,爷爷奶奶没有任何问题。
有问题的是奶奶生病的时候,却不去探望的自己。
道理谁都懂,但是要说服自己真的好难。
女儿不应该是最贴心的小棉袄吗?
她难道看不到自己受到的伤害吗?
穆萱知道自己在钻牛角尖,可是控制不了自己。
她需要时间。
可若是她有先知的能力,知道她调节的这段时间,张幽幽也陷入了自责和纠结,或许她会选择另一种方式。
史丽丽说的那些话,是她的选择。
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无关,是每个人自我的选择。
她觉得照顾好家庭,养育大两个孩子,没有经济压力就是人生的意义,这无可厚非。
但是从她的身上,穆萱更加坚定自己不能选择那样的人生。
好朋友偶尔的交心,是一个学习和自省的过程。
或许不能让自己看清楚要走哪条路,但是一定能排除一条自己最不愿走的路。
人将四十,穆萱开始思索起人生的意义。
说出来,似乎显得格外矫情。
可是只有这样的年龄,人生阅历已经足够丰富,三观已经确定,思考想要怎样的人生,才能有推翻一切,重来一次的勇气!
一想到过去的几十年,她一直在不断地妥协,从未真正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结婚生子,还以为经过自己慎重选择之后,不会出任何纰漏。
可是,结果都那样。
工作、生活、亲子关系,全都没有处理好。
一想到未来的几十年,可能还要继续不断地重复这样的生活,穆萱的心一下子就变得空落落的。
不是她矫情,而是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
她不希望夫妻离心,跟孩子斗智斗勇,跟公婆斗来斗去。
然后熬到年老退休,开始催婚催生,又一个轮回?
让张幽幽在人生的四十岁,产生跟她一样的疑惑?
人生不该是这样的。
穆萱回到家,家里空荡荡的。
以前家里有孩子有老人的时候,总觉得没有自己的空间,整天都是围着他们在转。
可是一旦他们都不在家,那种巨大的失落感将穆萱整个包围。
张磊也还没回来。
昨晚被穆萱拒绝以后,他今天很早就出了门。
穆萱打开微信,跟张磊的聊天页面最后一条消息还是他问她借钱。
这都借了好几个月了,也没提还的事儿。
穆萱很不喜欢张磊这种习惯,已经说过好多次,但是张磊都未曾放在心上。
他觉得他们是夫妻,不需要那么客套。
再说了他的钱全都花在家里,从不曾乱用,都是为了家,就没必要分你的我的。
穆萱却觉得你既然开口说的“借”
,那就得“还”
,要不然从一开始你就不要说“借”
。
多几次这种有去无回,会让人对他很失望。
以前生这种情况,穆萱跟张磊争论,后面张磊又服软说几句好话,或者“誓”
下次绝不再犯,便不了了之了。
可是今天,穆萱莫名觉得烦躁,想到这些事情,就更加烦躁。
她越来越不清楚婚姻的意义,人生的意义。
这样的生活究竟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