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芙晓的脸色不太自然。
穆萱以为她回去没有要到钱,安慰道:“没关系的,就当做回去散散心。”
虽然她们现在并不宽裕,但是穆萱从来没有觊觎过那笔钱。
很久以前,她考上大学的时候,可以把户口迁到学校去,迁到学校以后就是城市户口,还是雾都市的。
那时她才知道,她的户口之所以挂在李德昀家,是为了以后拆迁可以多个人头。
只是拆迁的事情传了很多年,一直没有苗头,所以大家都没当做一回事,不过户口还是留在了那里,保留一个念想。
李芙晓有些纠结,把决定权交给了她。
穆萱说:“就留在家里吧,免得麻烦,到时候毕业的时候又要迁回来。”
这一留,就留到现在。
李芙晓从包里拿出一张卡:“这里面有五万元。”
穆萱惊讶地问:“分给你的?”
但是细想又觉得不对,如果真是拆迁分的钱,不至于只有这么几万块。
再瞧李芙晓的脸色,也不太对劲儿。
穆萱沉思片刻,说出自己的猜测:“这是小舅舅还给你剩下的五万块?”
李芙晓飞快地扫了穆萱一眼,她的女儿就是这么聪明。
她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穆萱问:“你这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母女俩现在已经打开天窗说亮话,所以彼此之间都不再有那么多的顾虑。
李芙晓叹了口气说:“钱是你外婆悄悄拿给我的,她说不管是当作晓军还我的钱,还是当作拆迁分的钱都行,就当这事儿过去了。”
穆萱听笑了。
她唯恐自己的耳朵听漏了什么,重复着问:“就是说这笔钱,既是小舅舅还的钱,也是拆迁分的钱?”
借别人的钱充作两用,李家人的算术能力真强。
不对,是算计能力。
李芙晓说:“以前借给他的时候,我就想过这笔钱可能收不回来。
现在能收回来也算是意外之喜,我也不想再为了这件事争了,就这么着吧!”
时间真是一剂伟大的良药。
给时间时间,就能让过去过去。
这件事最受伤的人是李芙晓,但是现在她能够轻描淡写地说“就这么着吧!”
穆萱还能怎么着呢?
李芙晓把卡递给穆萱:“如果没有生这档子事,当初你们借钱买房的时候,这钱就应该给你们。
现在虽然不用买房了,但是依然当作是我那时候赞助你们的。”
穆萱知道,李芙晓这是换着法儿地给自己钱。
真是难为她了,硬给别人塞钱,还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对于李家人的处理方式,穆萱很生气。
但是那是李芙晓的钱,她想怎么处理怎么追究都可以,自己只能从中协调,不能喧宾夺主。
即便再生气,也只能接受。
只要李芙晓是真的想开了,那么她尊重她的决定。
穆萱说:“我不要,你自己留着。
我们现在还行,还没到需要你贴补的地步。”
说是不要李芙晓贴补,其实她已经贴补了很多。
她来雾都以后,日常买菜这些都是她去。
穆萱不让她买,说一起去市买就行。
李芙晓说:“市的不新鲜,我早上起得早,去菜市场买的新鲜一些,就当做遛弯儿了。”
穆萱拗不过她,就由着她去了,大不了过年过节给她红包孝敬她,当作是她贴补的回馈。
但是李芙晓又总是会以给张幽幽压岁钱等各种理由,把钱还给他们。
李芙晓就像是钱放在她身上烧得慌一样。
拆迁费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一切又重新回到了正轨。
穆萱时不时会听说一些巫杞生的事。
她是后来才听说,李芙晓回巫杞的那两天过得并不安稳。
谭玉莲在厂子里到处传李芙晓跟兄弟俩争拆迁费的事情,把她说得十分不堪。
虽然大部分人都是邻里乡亲,了解李芙晓的为人,但是没有谁会为谁出头,都是看客,大不了说几句风凉话调侃一下谭玉莲。
也有一小部分人不明就里,相信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