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已经脱位,用粗绳捆着,矮矮的炕上有两双破棉被两个破枕头。这个房间给人的感觉就是只有遮风挡雨份,无温暖可言。
想到吕进的结局,再看看眼前凄凉的景像,岳阳很是感触:一个人无论你做什么都行,只要你不损坏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就能平平淡淡地过日子。现在,这哪是个家呀?名副其实的寒窑。
这时,吕夫人掏出一文钱颤颤巍巍地递到岳阳的手中:“货郎子,谢了!”
“嗨!谢什么?”岳阳笑了笑,“互惠互利嘛!”
“你这个乖伢子可真会说话,”吕夫人灰黄的脸上浮出一丝笑意,“不知道你们还会不会来?”
“会的!”岳阳一听此话乐得合不上嘴,“下次我们带的货比这次还要多,下次我们带着马车来。”
“锅盖坏了,想买一个锅盖。我们这里买点啥都得到二十里地远的龙门村,那里初一十五有集市。”
“啊,”吕夫人这么一介绍,岳阳知驭虎山庄的人买点啥东西真的不容易,不但货郎很少来,就是自己去买也得跑二十里的路。他马上爽快地说,“夫人要是缺什么少什么,尽可支应,大侄子我下次一定会为你带来。”
听这话,岳阳可真是一个善良的货郎子,吕夫人很感动,她客气地说:“大侄儿子不必叫我什么夫人不夫人的,我哪里是什么夫人啊?我现在吃完上顿没下顿。”说完,吕夫人眼中流出了热泪。
吕夫人的话很凄凉也很亲近,她不叫岳阳是货郎子,而是大侄子,这说明她对岳阳很有好感。
“大娘,我不知道你家里这么窘迫,若知道你生活这么凄苦,我不能要你那么多的钱。现在,我把这一文钱退给你吧,那东西就等于我送给你啦!”说完,岳阳就将一文钱还给了吕夫人。
“那可不行!”吕夫人忙推岳阳的手,不肯接受。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就没见过像岳阳这样的善人。自吕进入狱后,村里的人都爱搭不理的,有的甚至还冷言冷语,什么“穷不扎根,富不长苗,千万不要太狂妄了……”吕夫人自认自己不是狂妄的人,可是却落得个家败人亡的下场。自己就是长一百张嘴也说不过那些叽笑的人。如今,凭空落得个大善人送货上门,也不知是哪柱香烧得正。“哎……”吕夫人长叹一声后,道,“大侄子,你的意思我领了,你还是收下吧!”
看样子,吕夫人真的不是什么见义忘利之人,也是讲交情的。如此穷困还“贫贱不移”,岳阳对吕夫人渐生好感,他将一文钱放到炕上,不再与吕夫人推来推去:“夫人不必客气了,我们还不至于因这一文钱亏得没饭吃。”
元英也劝吕夫人:“夫人困难,收下吧!”
侯长海也说:“夫人收下吧!我们三个人共同卖货,好担当,没有大的亏空,你不要担心我们。”
话已至此,吕夫人点头答应了。
这时元英觉得这关系拉得也够近了,该说的客气话也都说了,该奉献的也奉献了,该回去也该回去了。就说道:“夫人,我们得走了,过几天我们再来。”
元英三个人走时,三个人只剩空扁担,什么都没有了。走到村子口,村口上有两个老翁在乘凉,其中一个老翁见他们的货已告磬惊讶地说:“都卖没了?”
“卖没了!”岳阳装出很高兴地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