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数脉相连(2 / 3)

弱的黄色。

李梅的目光扫过教室,精准地落在靠窗的张小军和后排的李晓身上。张小军正偷偷在课本上画小人,李晓则眼神飘忽,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橡皮。

李梅没有点名批评,而是自然地调整了教学节奏:“同学们,这道题有点难度,我们换个方式理解。张小军,你上来用白板画图演示一下这个分蛋糕的过程?李晓,你帮他读题?”

被点名的两个孩子一愣,随即有些紧张地站起来。在全班注视下,张小军画出了歪歪扭扭但思路清晰的蛋糕分割图,李晓磕磕巴巴但准确地读完了题目。两人的“黄色”状态瞬间转为积极的“浅绿”。

课后,李梅点开“教育集团”教师端APP。屏幕上跳出张小军和李晓的“个性化学习简报”:

张小军:图形思维活跃(课堂涂鸦多为几何图形),抽象逻辑稍弱。建议:多提供实物模型或画图解题机会;关注其课堂专注力持续性(易在20分钟后分散)。

李晓:语言理解力强,但自信心不足,课堂参与度低。建议:增加朗读、表达机会;设置阶梯式问题,逐步建立信心;关注其社交互动情况(课间独处频率较高)。

简报下方,系统还根据李晓的情况,自动推送了“教育集团”资源库中匹配的“增强自信心”微课视频和几个适合小组合作的趣味数学游戏方案。

李梅轻点屏幕,将游戏方案和微课链接分享到班级学习群,并给李晓妈妈发了一条私信:“晓晓今天课堂朗读表现很棒!建议在家多鼓励她大声朗读,附上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可以一起玩哦!”

冰冷的算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捕捉到最细微的学习状态波动,为教师提供了穿透表象的洞察和精准施教的“弹药”,让“因材施教”从理念走向可操作的日常。

场景三:农业生产的“先知”之手

长河镇河湾村,王老五家的稻田边。

神农集团的技术员小张和王强(王老五的儿子)正蹲在地头,盯着手机屏幕。屏幕上显示着“长河联合体”APP的“田间管理”页面。

页面中央是王老五家那块5.2亩的“玉晶香”稻田的卫星图,叠加着密密麻麻的实时数据:

土壤墒情:68%(适宜)

叶片氮含量(光谱分析):临界偏低

虫情监测(图像识别):发现稻飞虱若虫,密度:轻度

未来72小时天气:晴转多云,无雨

稻株生长阶段:孕穗期

突然,页面弹出一个醒目的金色提示框:

“AI农艺师建议:”

“*追肥预警:叶片氮含量临近下限,影响孕穗质量。建议:24小时内,按每亩施用缓释氮肥5公斤(联合体农资仓已备货,可预约无人机作业)。”

“*植保建议:稻飞虱若虫初现,未来三日天气利于其繁殖。建议:48小时内,使用生物制剂BT(苏云金杆菌)进行预防性喷洒(浓度:XXX,作业时间:清晨或傍晚)。无人机可同步执行。”

“*灌溉建议:当前墒情适宜,未来三日无雨,无需额外灌溉。”

王强看得目瞪口呆:“张工,这……这比您还准啊?”

小张笑着拍拍他:“这是‘安全云峡’平台接入了全市气象、土壤墒情网数据,结合我们神农的作物生长模型和虫害预测算法算出来的!比人眼观察快,比经验判断准!”他点开APP上的“一键执行”按钮,“看,肥药需求直接发到联合体调度中心了,无人机队马上排班!”

远处天空传来轻微的嗡鸣声,一架农业无人机正灵巧地飞来,悬停在稻田上空,开始精准地播撒肥料。王老五背着手站在田埂上,眯着眼看着,嘴里念叨:“这铁鸟……比俺还懂庄稼哩!”

控制大厅中央。

秦风站在环形屏幕前,如同站在数字星河的中央。他凝视着那三条奔涌不息的数据江河在“智慧中枢”交汇融合,孕育出一个个精准的预警、一个个性化的方案、一条条优化的指令。

他的目光掠过应急响应的惊心动魄,滑过课堂互动的细腻温情,停留在稻田上空那灵巧的无人机上。

这不是冰冷的机器控制,而是数据血脉滋养下的城市有机生长。

“智慧中枢”的三维模型上,代表“安全”、“教育”、“农业”的模

最新小说: 乱世帝都 亲妈重生在七零,带着崽崽杀疯了 别给我刷黑科技啦 被他吻时心动 宦海狂澜 哄我婚前试爱?闪婚哥哥死对头他才后悔 废婿之隐龙觉醒 重生1985,从卖火锅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重生七零:虐渣后我嫁糙汉赢麻了 官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