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这世间,再无诗词(1 / 2)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才控制住自己没有当场失态。

他的嘴唇哆嗦着,声音都变了调。

“世……世子,您说的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谢宁的笑容依旧云淡风轻,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好!好!好啊!”孙思源激动得连说了三个好字,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世子,此地人多眼杂,请随老朽到楼上雅间详谈!”

他立刻侧过身,恭恭敬敬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那姿态,已然放得极低极低。

谢宁点了点头,跟着孙思源,在无数道狂热目光的注视下,缓步走上了二楼。

很快,几人上到一间装饰典雅,书香四溢的雅间。

孙思源亲自为谢宁沏上一壶顶级的雨前龙井,然后才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世子打算出一部怎样的惊世之作?”

他已经用上了惊世之作这样的词,因为在他看来,以谢宁的身份,出的必然是惊世之作。

谢宁没有说话,只是从清风手中,接过了那个用锦布包裹好的书稿,轻轻地放在了桌上。

“孙掌柜,请过目。”

孙思源的心猛地一跳。

他搓了搓手,怀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心情,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将那本还散发着墨香的书稿,捧在了手里。

书稿不厚,约莫五六十页的样子。

封面上,是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瀚海诗集》。

简单,直接,却又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

孙思源深吸一口气,缓缓地翻开了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是咏物篇第一首,《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仅仅是开篇第一句,孙思源的瞳孔,便猛地一缩!

好大的气魄!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在日光照耀下,紫烟缭绕的香炉峰。

他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当最后一句映入眼帘时,孙思源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整个人如遭雷击,彻底僵在了原地。

他的眼中,哪里还有什么雅间,什么茶杯。

只剩下那条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长达三千尺的银色天河!

那股雄浑壮阔,豪迈奔放的意境,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地扼住了他的喉咙,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震撼!

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这辈子,读过的诗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可没有一首,能像眼前这首一样,仅仅二十八个字,就勾勒出如此惊心动魄,气吞山河的画面!

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他颤抖着,翻开了第二页。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果说上一首是奔腾的江河,那这一首,便是温柔的春雨。

那份细腻入微的观察,那份润物无声的喜悦,让孙思源的心,都跟着柔软了下来。

他又翻开了第三页。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读到这一句,孙思源的身体,猛地一震!

他仿佛看到的,不是草,而是一种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

这已经不是在写诗了!

这是在写道!是在写天地至理!

孙思源的呼吸,已经变得无比粗重。

他像是疯了一样,一页一页地往下翻。

“天呐,天呐!”

孙思源懵了,每一首,他看到的每一首诗,都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着令人无法直视的光芒!

这些诗风格迥异,或豪放,或婉约,或雄浑,或恬淡。

但无一例外,每一首,都达到了人类语言艺术的巅峰!

任何一首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名垂青史,成为一代经典!

可现在,整整五十首这样的传世之作,就这么云淡风轻地,汇集在了这一本薄薄的诗集里!

这是何等恐怖的一件事!

孙思源的脸色,从涨红变成了煞白

最新小说: 猎户家的神医辣妻 谁给大明续命了? 让你娶弟媳,你扶岳母当皇后? [综英美]一发十连,五蝠临门 穿成寒门农家子,每日情报肉满仓 开局三妻,从寒门到九元及第! 边关战王,从搬尸体开始变强 最强驸马,江山美人我都要 开局荒年,带着俩媳妇逆天改命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