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大家信心。您是真心想为北江办事、为老百姓办事的领导,我郑大川佩服!”
他这话捧得恰到好处,既谦虚淡化了自己的作用,又狠狠在宋卿最需要认同的时候,送上了“理解”和“赞赏”。
宋卿听着,心里确实受用。
郑大川的“援手”,让他潜意识里开始将郑大川视作一个可以沟通,甚至可以在关键时刻借助的力量。
尽管他内心深处那根警惕的弦依然存在,但已经被拉松了许多。
“郑老板过奖了,分内之事。”宋卿微微颔首,“以后北江的发展,还需要你们这些本土企业家多支持。”
“必须的!只要宋书记您一声令下,我郑大川绝对冲在前面!”
郑大川“砰砰”拍着胸脯保证。
“宋书记,您刚来,有些情况可能不太了解。时候光靠正规渠道,可能效率会慢一些。要是遇到什么不太方便的事情,需要从侧面了解情况或者协调的,您千万别跟我客气!”
他再次隐晦提到了“非正规渠道”和“侧面协调”,但这次,宋卿听着,反感情绪已经大大降低,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务实”的提醒。
“嗯,我明白。谢谢郑老板提醒。”
宋卿这次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给了个模糊的回应。
“那行,宋书记您先忙,我就不多打扰了。”
郑大川适时告辞,上车离开。
看着郑大川的车子驶远,宋卿站在市委大楼前,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
他感觉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麻烦,也对在北江打开局面多了几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