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柯伊伯带(2 / 3)

 当距离太阳远的时候,它就是个冰和尘埃组成的脏冰球。

    可一旦当它接近太阳,受太阳辐射的作用,彗星物质发生变化,分解出彗头,彗尾。

    所以彗星特别好分辨,当你抬头看星空,天上有个拖着尾巴,跟扫把一样的天体就是彗星了。

    那又有人会问了,那不就是流星吗?

    当然不是。

    流星是指在太空中运行的流星体,也就是宇宙尘埃或者固体块在接近兰星时,受兰星引力吸引进入兰星,高速穿越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迹。

    大部分可见流星都跟沙粒差不多大小,在落地之前就会燃烧殆尽,少部分落在地面还能残留下来的,也就是陨石。

    而且从内部结构上说,流星体内含有比较多的铁,镍,硫,硅等兰星上本来就有的矿物质。

    所以陨石一般也叫陨铁,在古时候,甚至还会拿来铸剑。

    而彗星的内部物质主要是水,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所以到了一定的条件,就凝结成冰。

    总结来说。

    彗星是形状和亮度都会受跟太阳距离影响的绕日天体。

    而流星则是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摩擦燃烧产生的一种光效。且因为内部物质不同,燃烧的颜色和形状也都不固定。

    书接正文。

    祝存军看林凡侃侃而谈的样子,心中不禁感叹——年轻人的脑子就是好使,继续悄摸摸地用鼠标切换着网页。

    “没错,”他赞赏道,“既然知道小行星带,那柯伊伯带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在处于海王星轨道外侧,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你可以把它当作放大版的小行星带。”

    黄道面是指兰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兰星在公转时,球体是有一定倾斜的。所以赤道面和黄道面就形成了一道夹角,角度大约为23度左右。

    别看这个角度不大,但在广阔的太空里延展开来,那可不小。

    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天体们就基本分布在这个夹角区域内,形成一个类似于甜甜圈的立体环形。

    根据科学估算,柯伊伯带的宽度大概有木星小行星带的20倍以上,重量则更是达到20到200倍。

    光看数字就可以想象,里面存在的天体简直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林凡瞪大了眼睛,“那不是密密麻麻一大片小行星?”

    “是的,因为它处于太阳系的边缘,所以有一种说法是,柯伊伯带是太阳系的保护带,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柯伊伯带是阻碍,向外探索的障碍。”

    “两种说法都体现了柯伊伯带的屏障功能。”林凡很快反应过来,“难道是因为小行星太多?导致外太阳系的星体或者其他什么难以进入太阳系?”

    祝存军点头,“柯伊伯带本身是存在轨道共振的,海王星

最新小说: 末日崛起 【快穿】下三滥 末世重生之要活着 国运:婚配对象全是萝莉 探案,我与案犯巅峰对决!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我和IT博士的探灵日记 全民求生:开局送绿茶校花祭天 变身三界老司机,各路神仙纷纷求带 奥特曼盘点: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