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震依旧的逞能道:“没事,不用扶,臣还能走路。”
然后他一拐一拐的,往文华阁外面走去。
朱允熥无奈地微微摇头,这些老公侯,都是那么死要面子的吗?
他还是安排人,跟随曹震回去。
万一曹震在回去的路上,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就是他这个皇太孙做的不对了。
回了文华阁,刚坐下来,工部尚书杨伯成就把宋礼送回来的奏章,递了上来。
杨伯成说道:“殿下,宋礼在凤阳等地,治水卓有成效,前不久下了一场连续的大雨,但经过他疏通的河道,以及加固的河堤,一点事都没有。”
闻言,朱允熥还有些紧张,担心道:“又下雨了?是不是发大水?”
最近好像没有相关的奏章回来,他开始怀疑,当地的官员是不是在掩盖什么。
和当时的宿迁一样。
杨伯成说道:“回殿下,部分地区下大雨,并非所有,有宋礼在当地,一点事都没有,可能当地官府因此才没有奏章回来。”
他也看得懂,朱允熥认为没有关于下大雨的奏章,而担心当地的事情了。
杨伯成继续说道:“加固河堤用的,都是科学学堂的钢筋水泥,这些可都是神物,无论如何浸泡,河堤就是不倒,太神奇了。”
听了这样的解释,朱允熥这才稍稍放心。
只是局部地区,不是大范围,就不会造成太严重的问题。
朱允熥问道:“如今的钢筋水泥,大范围应用到河堤上了?”
杨伯成郑重道:“用上了,但工厂那边的产量还是太少了,有点供不应求,臣还想向殿下申请,用来修桥修路。”
作为工部尚书,杨伯成肯定有了相关的知识。
见识过钢筋水泥的作用,他瞬间能想到,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大明的方方面面。
不仅是修桥修路,还有建造房屋,加固城墙等等。
作用可大了。
朱允熥看到杨伯成已经反应过来,这些东西的作用,笑道:“只要工厂那边,供应得上来,你们随便用。”
杨伯成躬身道:“臣明白了,等会就去,催促他们增加产能。”
大明要进行工业化,很多工厂上的产能,是必须提起来。
如果产能跟不上,工业的进展,也会跟不上。
目前大部分的工厂,转移到南洋等地,为的正是增加产能,利用外面的原料,来给大明的工厂增产。
朱允熥问道:“目前治水的资金,还够吧?”
治水这笔钱,全部是朱允熥的私房钱,没有找户部要钱。
杨伯成躬身道:“宋礼说,暂时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