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这里轻捻针柄要像疏通水管那样,顺着经气流向进针。”
“下针后你会感觉到像是有鱼咬住了鱼钩似的,并且你的皮肤上围绕针的地方,会出现一圈红色。”
安东听到方言的话,老老实实的照做。
结果第一下他扎进去,没有任何感觉,立马就想要拔出来。
方言对着安东说道:
“当针刺未得气时,可通过一些方法来促进得气,适当调整针刺的角度、深度,采用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手法来激发经气。”
“还可以稍作等待,留针片刻,同时让患者放松身心,配合做一些适当的肢体活动或调整呼吸等,以促使经气传导,达到得气的效果。”
安东照做,稍微动了下针,果然出现了不一样的感觉,不过他感觉不像是鱼咬钩,而是一股子热气从穴位里涌了起来,并且针下有种沉紧感,就好像针被轻轻吸住一样,而且针体有轻微的颤动。
这都是刚才没有的。
看了一眼自己的穴位果然出现了一圈红色,安东惊喜的对着方言说道:
“师父!我会了!我会了!”
“我之前下针都没有这种感觉。”
方言让安东见识到了什么是正确的下针手法后,又教了他简单的补泻手法,安东如获至宝。
然后方言有告诉他:
“你邻居娜塔莎阿姨是不是申时也就是下午15-17点痛得最厉害?”
安东惊讶的问道:
“师父你这知道?”
方言解释道:
“这是因为膀胱经当令时湿邪作祟,你以为正午纯阳?实则阴气已生!巳时阳极化阴前扎针,恰似沸水加冰,既能温通又不伤津液,你下次改在巳时也就是9-11点扎阴陵泉,脾主运化水湿正当时,效果肯定比你正午十二点下针管用。”
安东听到后连连点头。
然后方言又拿出艾绒递给他:
“扎针后把苍术艾条悬灸鹤顶穴,灸到皮肤潮红为度。”
方言对着他说道:
“周末你带娜塔莎阿姨来我这里复诊,我要看你调整后的手法。”
安东赶忙点头:
“好的师父!”
安东问道:
“师父不开药吗?”
方言摇摇头:
“暂时不用,等复诊的时候,我再教你。”
方言想了想,然后说道:
“其实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