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入识海,仔细感受那道青光铭文。
风声愈发清晰,时而如拂柳的微风,轻柔舒缓;时而如穿峡的狂风,迅猛凌厉。
他试着用意念驱动这道铭文,让其释放出风之力。
偏殿内凭空卷起一阵旋风,将案上的宣纸吹得漫天飞舞,却在靠近云昊三尺之地时,悄然消散。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云昊激动得微微颤抖。
他终于明白,聚灵铭文的真正奥秘,不在于其本身的聚灵之能,而在于它们所蕴含的天地属性。
以往只能将其作为阵纹的基石,却不知晓,当神魂之力与之融合,便能唤醒其潜藏的属性之力。
一道风属性铭文尚且如此,那剩下的八十九道呢?
是水?是火?是雷?是电?
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他眼前缓缓打开。
仿佛看到,未来的某一天,自己能操控着蕴含各种属性的聚灵铭文,翻江倒海,呼风唤雨。
风属性铭文可化作无形的利刃,切割空间。
水属性铭文可凝聚成滔天巨浪,淹没万物。
雷属性铭文可引动九天惊雷,荡尽邪魔……
云昊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唤醒第一道铭文的属性,便已耗费了他不少神魂之力,想要探索剩下的八十九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他心中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已经找到了钥匙——那便是神魂之力与聚灵铭文的融合。
再次闭上双眼,识海中,那道青光铭文依旧在欢快地跳跃,风声呼啸,似在为他奏响前进的号角。
菩提树下,神魂人影静静地伫立,光晕比以往更加凝实。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云昊的脸上,映出他嘴角抑制不住的笑意。
……
吐蕃王城的晨光漫过“都护府“的牌匾时,云昊已立在城头。
半月来,识海菩提树愈见凝实,第一道风属性聚灵铭文在指尖流转自如,神魂之力与神识相融,连目光都比往日锐利了三分。
“殿下,吏部派来的三位主事已接管户籍、粮草、军备。”武烈老将军的长子武承毅捧着卷宗,铁甲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昨夜清点完最后一批吐蕃贵族的私兵,您交代的'轻徭薄赋'政令,已刻成木牌立在各州城门口。”
他说话时腰杆挺得笔直,虽不及父亲沉稳,眉宇间却透着同样的刚毅。
云昊望着城外渐绿的草原,牧民赶着羊群穿过新建的界碑,界碑上“大虞吐蕃都护府“七个字在阳光下泛着青光。
接过卷宗,指尖划过“武承毅“三个字的朱批——这是陛下亲点的吐蕃镇守将军,武烈老将军早就回京复命,派遣来了武承毅镇守吐蕃都护府。
“往后镇守吐蕃,便辛苦你了。”云昊看向这位年轻将领。
武承毅难掩激动,抱拳朗声道:“末将多谢殿下提携信任!请殿下放心,有我在,定为大虞守好这吐蕃都护府,绝不出乱子!”
能成为一方封疆大吏,这份恩宠让他铭感五内。
云昊淡然一笑:“这是你们武家应得的荣耀功勋,好生干吧。”
如今吐蕃旧部已降,西胡人在昆仑山脉以西蛰伏,都护府政令推行得顺风顺水,倒不必太过忧心。
“不必远送了。”云昊翻身上马,缰绳轻抖,马蹄踏碎晨露,向着东方疾驰而去。
武承毅望着那道玄色身影消失在官道尽头,喉间动了动,终究化作抱拳长揖:“末将恭送殿下!”
这位年轻太子总在不经意间展露锋芒——破血祭阵时的果决,灭吐蕃军时的狠厉,立都护府时的远见……都让他这位沙场老将之子心生敬佩。
……
昆仑山脉的雪线比半月前多了数丈,赭红色山岩在阳光下泛着暖意。
云昊勒住马缰,望着前方被晨雾笼罩的山谷,胭脂谷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
谷口溪流结着薄冰,冰下活水叮咚,混着草药的清香漫溢开来。
“殿下,你果然来了。”清脆的女声从雾中传来,苗胭脂披着白狐裘立在溪边老柏下,发间银质蝴蝶簪闪着细碎的光——正是上次云昊随手相赠的小玩意。
她身后跟着七八个布衣少女,皆是胭脂谷巫女,腰间药囊鼓鼓囊囊,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