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粗暴的将挡路的人推开,快的奔跑、集结。
王言没有理会那么多,转身从路边牵了匹不知道谁家的马,径直向着大内而去。
方才的动静早已经传开了,所以王言甚至都没进去大内,在各种的达官显贵居住的皇城外,看到的就是紧闭的城门,以及城墙上枕戈待旦的军队。
这种反应度,不能说大宋军队是花架子。
军队的强弱,决定程度是多方面的。
像刚才围杀的那五十人,战斗经验都挺丰富,都是经年老卒,正经的杀才。
但他们打不过西夏,打不过辽。
大宋不是没有好士兵,是没有好的军事制度,是后方的领导人不行,是整体的从前线到后方的差劲。
这也是为什么要变法,因为大宋不富也不强,变法的根本,就是为了搞钱。
一身是血的王言在城门外等了许久,皇城的城门这才大开。
王言就如此骑着马,飞快的到了皇宫外,下了马又是疾步的向政事堂走去。
等他到来的时候,赵祯以及政事堂的大佬们,已是全都在座,看着他的样子多少有几分的惊骇。
不等谁人来问,王言对赵祯拱手行礼,悲声说道:“官家、诸位相公,臣方才离开……便遭到了围杀,是时……若非臣整日锻炼身体,亡命奔逃,今日怕是便要为贼人所杀。
臣于杭州之时,曾编练厢军,故而通几分武事。
方才瞧的分明,那五十披甲控弦之兵,皆为沙场悍卒,此事必有禁军武将参与。
官家,若不查明此事,我大宋危矣啊……臣请彻查此事,定叫这群反贼授,叫我大宋文武清明,叫官家安心啊……”
赵祯没有一言堂,扫视了一圈在座众人的反应,说道:“此事恶劣之极,必要严惩,诸卿以为如何?”
其余人交换了眼神,庞籍叹了口气,说道:“正该如此,臣以为王巡使铁面无私,定能查明情由,叫此等无君父无国家枉国法之反贼伏法。”
“既如此,便由王卿去办吧,刑部、大理寺也出些人手帮办。”
赵祯点了点头,定下了此事,随即关心道,“王卿无碍吧?”
“劳官家费心忧虑,臣下无碍。
这便去做事。”
“反贼猖獗,王卿多加小心。”
王言拱了拱手,转身快步离去……
庞籍为什么叹气?因为他们已经阻止不了王言了。
以前王言被围杀,也就是军中有人倒卖武备,还是王言跟大户的斗争。
包括王言来到京城,在今天之前,也是王言与其他官员的斗争。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有人胆大包天的,调动部队来围杀王言,这是彻底的踩在了大宋君臣敏感的那条线上。
本就是重文轻武,本就是各种的防备武人,结果现在竟然有人敢调兵围杀朝廷命官?这不是造不造反的事儿,这是挑战赵宋立国根本。
赵祯不知道王言肯定会搞扩大化吗?他就是奔着扩大化才让王言做的。
今天的政事堂,谁敢开口说个不字。
今天就可以走人了。
这是绝对不容置疑的,在这一点上,赵祯是要玩命的。
如果军队都能不听他的调遣,不遵他的号令,那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再者说,现在王言绝对比任何人都愤怒。
哪怕不让他去彻查此事,王言也绝对会疯狂的攻讦其他官员,只要让认为谁想杀他,他就可以整谁。
这是要比让王言负责查案,还要更加可怕的。
至少身上有个差事,还有刑部、大理寺的人从旁监督,王言还会守些规矩……
离开了皇宫,王言先回家去安慰了一番早都听到了消息,有些惊惶不安的华兰、淑兰,而后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服,陪着一妻一妾吃了饭,逗弄了一会儿子,直到他在衙门里的办事小吏来府上禀报消息,这才离开,出去准备掀起大案。
按照一贯的命名规则,这一次的事件在史书上,应该被称作‘皇佑大案’。
“巡使,此次围杀之贼计有八十三人,当时巡使长随杀一人,巡使杀四人,后抓捕之时,又杀二十六人,余五十二人尽数活捉。
周遭总计八家铺面,分属三家,现以尽数捉拿。
街上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