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艹,你踏马的别说出来啊!”
“说出来又怎么了你以为谁去北方都能找着货了”
此刻,更多人打定主意要北上找货,很明显,青椒要起飞了,谁能把货安全发来市场,铁定赚钱。
陈家志就没那么操心了。
他有基地,也有人能帮他管理好基地,他还能像老中医一样精准的给市场把脉。
赶上行情也并不都是偶然,精准的研判,和一点一滴的付出才有了如今的尖子生。
一百多天前播下的种子,如今只是到了收获的季节。
收获是不需要理由的快乐。
段胜回了车上,在嘈杂的环境下打起了瞌睡,无意间的一瞥,发现旁边那车菜更空了。
他下了车,睡眼惺忪,档口里繁忙依旧,那个年轻老板又在搬货了,依然保留着激情,时而瞎鸡把乱叫几声。
虽然吵得他睡不着,但这就很精神,开大车就是要打起精神,整天日不拢怂的早晚得出事。
他爬上车看了看车厢,又低头看表,顿时有点不可思议,才刚过12点
这就没多少菜了啊
才过了5个多小时,去住宾馆的朋友可能还没完事呢。
“老板,你菜咋就这么好卖呢”
“因为好呗”陈家志擦了擦汗水,瞎扯道:“我这青椒饱满圆润,色泽鲜亮,人吃了都长得帅,你看我和我这几个兄弟,都是吃了青椒才长的这么子弟”
“哟,老板,你还懂云南话”
“吃洋芋,长子弟嘛。”
“那你都知道了,还给我说吃青椒,长得帅”段胜打趣道:“再说了,这辣子一点也不辣,我不喜欢吃”
“呃……”
陈家志不知作何回答,重点是这个么,重点不是他长得帅吗
看看这肌肉,这汗水,这才是男人该有的味道。
过了12点,也没那么忙了,陈家志找了边角与段胜坐着抽烟。
“段师傅,云南洋芋最近在挖了吧,知道最近卖多少钱不”
“这我哪知道,我都不买菜,天天下馆子多舒服。”
“那从通海到城要开多久”
“大概55个小时吧。”丁胜说道:“我们运输队长期跑这条线,拉烟叶过来,再拉商品回去,危险得很,你要想拉洋芋,赚的钱可能还不够运费。”
“哈哈,我也就问问”
就在这时,又一辆轻卡到了,薛军开的跃进131,菜不多,芥兰芥菜再一次断货,只有两千多斤菜心和三百多斤荷兰豆。
但也给63号档口续了一把火。
不过燃料还是不够了。
两千多斤菜心在江南市场,在他这种人气带动下,只坚持了半个多小时就无了。
凌晨两点左右时,这把旺盛的火焰终于还是熄灭了。
汗水浸湿了陈家志的衣服,能拧出水来,但他只感觉酣畅淋漓,浑身通透。
不顾地上的泥土与菜叶,63号档上坐了满满一排人,有卖货的,有搬货的,还有远道而来的司机。
陈家志痛快的给这些人结了账,又拉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到市场外专做夜市生意的小店吃夜宵。
段胜离开前,陈家志和他交换了联系方式,虽然不一定能联系上,但万一用上了呢
凌晨两点过的江南市场依然车水马龙,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商贩忙着进货交货,一片繁忙。
“这就是人间烟火气”
陈家志总感觉这话有种居高临下的别扭,很不习惯。
他还是更喜欢激情在燃烧。
这一夜,他燃烧了。
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起点,是青椒行情攀升的节点,也是采摘了上百天荷兰豆的最后一舞!
陈家志深呼吸了一口气,和何强等人告别,和李才一起去了有些冷清的配送中心。
几个工人在分拣货物。
陈家志进了隔间的一间小办公室,里面只有简单的木桌木椅。
他和李才盘点起了今晚的战果,钞票很快就铺满了桌子。
陈家志一张一张的数,一迭一迭的整理
李才则拿着笔记本和计算器算账。
钞票面值大,数起来也快,不过比算账的李才还是慢了一筹。
“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