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文化自信(2 / 3)

!本官即刻拟写奏章!直送通政司,呈陛下御览!”

    他望向京城的方向,胸中豪情激荡,仿佛穿透重重宫墙,看到了乾清宫中那位年轻的天子:“陛下!臣幸不辱命!”

    -----------------

    南海子试炮场的欢呼声犹在耳畔,那份承载着铸炮技艺突破的奏章,已直抵通政司。

    此刻,内务府刘若愚,正手捧一份墨迹犹新的奏折,步履轻捷地踏入乾清宫东暖阁。他脸上带着谦卑和恭敬:

    “皇爷,奴婢给您送奏疏来了。”他微微躬身,将奏折呈上,

    “是大明火器厂主事孙元化的奏疏,奴婢记得皇爷特意吩咐过,此人的奏本,无论何时,务必即刻呈送御览。”

    朱由校闻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他放下朱笔,接过奏折。

    奏折封面工整地写着:《奏报南海子火器厂新铸火炮试成并陈工艺效益疏》

    展开奏折,孙元化那沉稳中带着激越的字迹映入眼帘:

    臣孙元化,谨奏于陛下:

    伏以陛下圣明,洞察边患,特重火器之制。臣幸蒙圣恩,擢任大明火器厂主事,日夜兢兢,不敢有负。

    今南海子试炮场新铸火炮四门,经极限测试,技艺初成,谨将始末、工艺、效验恭呈御览。

    …………

    新炮之坚韧可靠、射程倍增、节省铜料逾四成,皆远超旧式大将军!此乃陛下洪福,天佑大明!

    ……恳请陛下圣裁,准予量产,并嘉奖有功工匠……

    朱由校逐字逐句细细读着,嘴角渐渐勾起一抹由衷的笑意。

    孙元化成功了!这“铁芯铜体”炮不仅成了,其性能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这份奏折,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激动与自豪,他感同身受。

    他心中一阵欣慰,自登基以来,他深知火器乃未来战场决胜关键,对大明火器发展倾注了极大心血。

    虽有系统兵工厂的“金手指”,但他从未轻视本土技术的发展。

    对孙元化、王徵这些真正有才干的“技术官僚”,他可谓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甚至不惜将系统生产的先进火炮样本赐予他们研究,就是希望他们能从中汲取灵感,加速大明自身火器工艺的革新。

    而孙元化不负所望,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然而,这份欣慰之中,也夹杂着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

    他的目光落在奏折中提到的“参酌西洋精艺”几个字上,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孙元化、王徵,乃至他们的老师徐光启,都与那些来自泰西的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交往甚密。徐光启本人更是受洗入了天主教。

    在这个时代,他们或许视此为知己,互相分享和学习东西方的天文、历法、火器知识。

    但朱由校,作为一个灵魂来自后世的穿

最新小说: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这个书生有点凶 藏钟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红楼之胜天半子 落脚之地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暴君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