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泪水无声滑落。
“你在哪里?”她在心里问。
“我一直都在听。”林婉答,“就像你现在做的那样。我们从来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条路。你走到了这里,现在,该让更多人走上来了。”
“可我害怕……”她低声呢喃,“我怕我不够好,怕我会辜负这些人。”
“没有人需要你完美。”林婉的声音带着笑意,“他们只需要你知道他们在。”
苏晴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然后,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放下吉他,走到主控台前,打开了全球直播通道。
没有预告,没有标题,只有一句话浮现于所有接入“静流”的终端之上:
>“接下来,请你们来唱。”
下一秒,她将自己的麦克风设为公共接入模式,允许任何登录用户随时接入并加入演唱。同时,她将S-003旋律的核心频率公开共享,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它。
这不是控制,而是交托。
是把话语权真正还给那些曾被忽视、被压抑、被误解的声音。
五分钟后,第一道外来音轨接入。
是一位盲人女孩在自家阳台上吹奏的口琴声,断断续续,却坚定无比。
紧接着,是一名战地记者躲在掩体后用颤抖的声音哼出的片段;
一位养老院护工边给老人擦身边轻声哼唱的童谣;
一对离婚多年的夫妻,在各自家中同时拨动钢琴键,意外形成了完美的二重奏;
甚至还有一个四岁孩子,拿着妈妈的手机对着窗外雨滴说:“雨,你在唱歌吗?我也想一起。”
每一道声音都被系统自动捕捉、校准、融合,汇入主旋律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从几百到几千,再到数万、数十万……最终,全球共有两百一十七万人同步参与了这场无指挥、无剧本、无边界的大合唱。
他们的语言不同,音准各异,有些人甚至不会唱歌,但奇怪的是,当所有声音交织在一起时,竟然形成了一种超越音乐本身的和谐。那不是悦耳,而是真实;不是技巧,而是存在。
科学家后来分析这段音频时震惊地发现:其声波结构呈现出类似分形几何的无限嵌套特征,且在脑电波层面引发了大规模a波同步现象,意味着参与者在那一刻达成了罕见的心智共振。
有人称之为“群体觉醒的前兆”,
有人说是“人类情感网络的雏形”,
而苏晴,只是静静坐在门槛上,听着。
猫跳上她的膝盖,打起了呼噜。
老录音机不知何时自行启动,磁带缓缓转动,播放的正是她三年前最初上传的那段清唱demo??那时她还未成名,嗓音青涩,歌词写得笨拙,结尾还笑场了。
但现在听起来,竟比任何大奖作品都动人。
因为她记得,那天她唱完后,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