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偏差,原本的时候,他还打算让欧阳必进和陈心坚配合一下呢。
如此一来,只能另外再找合适的人选了。
馆选庶吉士的事情定下来,接着就是其他新科进士的岗位问题了。
今年的这一科,格外的有看点。
朝野中关于这一科舞弊的事情,已经慢慢炒热。
唐皋等三人的安排,也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三人可能要被送去修史,冷藏很长一段时间了。
毕竟现在朝野议论纷纷,在这点小事儿上强行硬刚,有些得不偿失。
然而这三人的最终安排,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唐皋、黄初、蔡昂三人,最终被派往内书堂,负责为司礼监小宦官们授书。
惯例上,司礼监的内书堂就是从翰林院找人授课的。
但一般来说,能去给司礼监的小宦官们上课的,都是翰林院中前途无量的那一部分人。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未来有望内阁的,所以才提前去和那些将来的司礼监大珰们处好关系。
杨廷和对唐皋三人的力挺,越发让他的政敌们觉得,这是他在意的一个点。
一些人已经在酝酿着,该如此从那三人身上打开突破口。
毛纪则在满城风雨中离开,带着几个家仆前往山东奔丧。
路上的时候,他在驿站领取驿马和差役时,竟然意外的遇到了也要南下的严翰林。
毛纪想起天子对此人的态度,对严嵩的态度大为改观。
双方还借着裴元引荐的由头攀谈了几句。
在听说毛纪是回山东老家奔丧时,严嵩还改容以对,表示既然知道此事,岂能无动于衷?
为了不负这段交情,严嵩死活要和毛纪一起,去灵前上柱香。
这就让毛纪很感动了,古之君子也不过如此了。
毛纪甚至还有些羞愧,觉得那一天实在不该对裴千户太过无礼了。
他离京的时候,正是各种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有人说裴元参与科举舞弊,也有人说裴元与杨廷和勾结,但是毛纪反倒是对那声量最小的一种可能很是认同。
这裴元说不定真的有识人之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