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来都来了(3 / 5)

p;而且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寥寥几人是这么操作的。

    比如吏部尚书焦芳,吏部尚书梁储,以南京户部尚书的身份进入内阁的杨廷和,还有一个是去年底刚刚入阁的费宏。

    另外还有短暂在位的刘宇、曹元和刘忠。

    而出现这样的变动,都归结到一个原因,那就是刘瑾新政!

    焦芳作为第一个意外,是刘瑾为了加强对朝堂的掌控引入的强援。

    刘瑾这个始作俑者抬高了版本强度,文官阵营立刻做出了反弹,让王鏊和杨廷和上位。

    刘瑾也很快运作了两个自己人曹元和刘宇进入内阁。

    接着梁储和刘忠的上位,彻底为大七卿打开了进入内阁的通道。

    在刘瑾被击败之后,内阁相权一时变得空前强大。

    但这个新旧秩序的变化,到现在并没有实行几年。旧有的思维和惯性,仍旧有着很大的市场。

    这种战后大内阁到底是因应特殊变故,还是就此成为制度化的标准,也没人有个明确的说法。

    毛澄是在正德六年五月,从翰林院侍讲学士升为翰林院学士的。

    这个翰林院学士,地位等同于六部侍郎。

    也就是说,只要毛澄实际掌握部务,最低就是个侍郎起步。

    按照前些年的条件,毛澄理论上已经摸到了入阁的门槛。

    但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毛澄的前面仍旧挡着一座大山。

    长期以来,想要进步的毛澄,一直有自己对标的对象。

    那就是他当年在詹事府担任右谕德的时候,身为左谕德的两位同行。

    一个是费宏,一个是靳贵。

    费宏已经一跃成为了大学士,进了大明最强的圈子。

    靳贵也有条不紊的成为半步内阁境。

    因此再简化一点,毛澄暂时以及长期的卡位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靳贵。

    靳贵是很有希望进入内阁的人选,而各方面资历都小一号的毛澄,又是靳贵强而有力的替补。

    但如果就这么按部就班的话,在这条赛道上,弘治三年探花的靳贵和弘治六年状元的毛澄之间,那看似很小的一步,却是万难超越的。

    除了资历稍老一些,靳贵本身的气运也堪称逆天。

    靳贵是镇江人,年少的时候拜了一位同乡前辈为老师,这位同乡前辈的名字叫做杨一清。

    后来的时候,靳贵跑去考科举,选中靳贵的同考官叫做杨廷和,于是靳贵又拜了杨廷和这位房师,成了杨廷和的门生。

    再后来,靳贵自己担任主考官的时候,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成了当科的状元,更是让杨廷和与他的关系更加紧密。

   

最新小说: 听懂兽语后,我扛麻袋进山捡钱 可是他长得美啊 开局荒年,带着俩媳妇逆天改命 开局三妻,从寒门到九元及第! 以最毒计谋,辅最狠女帝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猎户家的神医辣妻 [综英美]一发十连,五蝠临门 夫君,我带球跑回来了 谁给大明续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