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去吃老婆很鄙夷的肯德基或萨莉亚。
她总觉得老爸是将对已故母亲的愧疚与感情都加注到了自己身上,老爸对弟弟可没有那么宠溺,有时甚至比较严格。她不清楚老爸对母亲的情感究竟是怎么样的,老爸在外头很是风流,风流到连她这个女儿都知道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女人进公司老板办公室,而后妈装作看不见,自得其乐的维持着家庭。
人无完人,这是个坏缺点,弥雨桐也因此煞有其事的找父亲谈了好几次,他总是坏笑着说那都是朋友,不存在婚外情。弥雨桐也没办法,她很难生气的起来,毕竟除了缺点外,老爸还有更多优点。
他是个很有爱心的人,建了三四个慈善基金会——并非那种试图避税的富人工具,而是货真价实在做善事。
建希望小学,给山区学生付学费,为家乡修路铺桥,每逢大灾总是第一时间捐财捐物旁人总是笑他,说还没当首富就得了首富的病,他就晃着手上的佛珠说你懂个屁。
弥雨桐知道,老爸是真心实意的在做善事,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富人那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这一点从对她男友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作为一名正处于青春期,未经人事的女孩,既然有了喜欢的人,又谈了恋爱,那如这个时代最主流的恋爱观一般,自然是期颐着能和爱人洞房花烛,白头偕老,共度一生的。
但奎恩的家境与弥家可谓一个地一个天,是货真价实的泥腿子,人聪明一点,成绩好一点——这在大富大贵的家庭眼里屁都不算,你竞赛满分又怎么样,学过马术吗?
奎恩是老爸找的家教,他并没有因为少年的年纪而轻视他,反而因为是同龄人,认为能更好的辅导女儿学习。他给奎恩开出和清北名师家教一样的薪酬,平日里留他一同吃饭,以对等的态度和他聊天
父亲其实老早就察觉了两人的恋情,但什么也没有说,甚至对两人在房间里锁门“补课”补了什么都不闻不问。从高三开始,他开始偶尔带奎恩参加各种商务场合,会与他认真的点评时事,讲述各种各样的见闻.
渐渐地,弥雨桐这么没有社会经验的人都能察觉到,老爸在有意的培养奎恩。两人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家教和家长,更像是师傅和徒弟,甚至是父子
老爸不止一次提过,让奎恩去读财务,等回国后就让他进入公司开始从底层干起,争取五年内能独当一面.
这在少女看来,便是老爸认可了奎恩这个女婿,在一贯般费心费力的安排两人前程。
弥雨桐继承了母亲的美貌,虽然这年代已经不存在联姻或通婚这么古老封建的事了。但有不少人,大企业的掌舵者,背景极硬的国企老板都曾半开玩半认真的和老爸提过,想以后当亲家,然后煞有其事的介绍自家儿子的学历特长等等
奎恩与他们基本没法比啦。虽然在弥雨桐看来,自己的小男友天下第一,但若实际点说,选择那些家世对等的年轻俊才,还是选一个父母双亡的农村小孩老爸这么精明的人,绝不可能选后者。
但他就是这么做了。
这其中原因,只可能是对女儿的爱胜过一切。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老爸,在听到奎恩的话后欣慰的笑了。
“雨桐不能没有爸爸,我以后的孩子也不能没有外公.不要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