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边境,其中不乏携带大量粮草与兵器者。这些物资似乎正被送往北疆游牧部落。”
沈知念眉头紧锁,沉声道:“看来,赵凌川并未因之前的失败而退缩,反而更加隐秘地准备下一次行动。传令下去,立即加强对南楚边境的监视,并派重兵驻守各要塞。”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同时,派人秘密潜入北疆,查清那些游牧部落是否真的接受了南楚的支持。”
与此同时,朝中一位年长的大臣刘翰突然上书,声称改革政策过于激进,导致民间怨声载道。他列举了一系列所谓“证据”,指责沈知念为了巩固权力,不惜牺牲百姓利益。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部分保守派大臣的共鸣,他们纷纷附和,要求重新审视改革措施。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沈知念并未急于辩解,而是冷静分析局势。她知道,这不过是反对派借机挑拨离间罢了。于是,她决定以雷霆手段回应这场挑衅。
###朝堂上的较量
次日早朝,沈知念身着金凤朝服,威严地站在龙椅旁。她的目光扫过群臣,冷声道:“昨日有人上书,指责本宫推行的改革政策损害了百姓利益。那么,本宫倒想问问,你们可曾真正了解过改革的意义?”
话音刚落,刘翰站了出来,拱手道:“启禀娘娘,微臣并非反对改革,只是认为步子迈得太大,容易引发民变。如今各地粮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沈知念冷笑一声,反问道:“刘大人,你可知粮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奸商囤积居奇,还是因为战乱导致运输不畅?若非本宫坚持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恐怕连最基本的粮食供应都无法保障!”
她停顿片刻,继续说道:“至于所谓的‘民怨’,本宫也早已下令调查。结果如何,想必诸位心中有数。如果谁还敢散布谣言,扰乱民心,本宫绝不轻饶!”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无声。刘翰脸色发白,想要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其他大臣见状,也不敢再轻易开口。
沈知念趁势追击,宣布立即派遣钦差巡视各地,彻查粮价问题,并严惩投机倒把的商人。同时,她还命令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减轻百姓负担。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平息了朝堂上的争议,更赢得了民心。然而,沈知念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胜利。真正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
###北疆的秘密
与此同时,沈知念派往北疆的密探终于带回了重要情报??游牧部落确实与南楚达成了某种协议,但具体内容尚不清楚。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部落内部似乎出现了分裂迹象,一部分人支持与南楚合作,另一部分则坚决反对。
沈知念思索良久,决定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她命人起草了一封信函,假装是南楚使者写给游牧部落首领的密信,内容故意夸大南楚的野心,试图激起部落内部的矛盾。
此外,她还派出一支精锐小队,伪装成南楚军队,在北疆制造混乱,进一步削弱游牧部落的实力。这一切都必须秘密进行,以免打草惊蛇。
###宫廷深处的暗潮
就在沈知念全力应对外部威胁时,宫廷内部也掀起了一场风波。一名侍女偶然发现,后宫中有一名太监经常深夜外出,形迹可疑。她将此事告知了沈知念的心腹谋士李安。
李安迅速展开调查,最终查明这名太监竟是某位权贵家族的卧底,负责收集皇宫内的机密情报。更可怕的是,他还掌握了部分关于沈知念私人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