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更是上前一步,皱眉反驳:“臣也觉得此举不妥。
如今民间虽有用金银交易的情况,但大多是大宗买卖,寻常百姓日常交易仍以铜钱为主。
而且金银本身已有价值,直接用于交易即可,何必多此一举铸造货币?反而会增加铸造成本,徒增麻烦。”
马周闻言,微微摇头,上前躬身道:“韦御史此言差矣。
我任小镇县尉之时,就对此深有体会。
彼时小镇每日集市散后,商铺收得的铜钱需用马车运送,清点时需十余人数上数个时辰,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现差错。
若换成银币,一枚银币可抵百文铜钱,大宗交易只需携带一小盒,清点、搬运都极为方便。
寻常百姓虽多用铜钱,但遇到婚嫁、购置田地等大事,携带银币也远比携带成串的铜钱便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韦挺,语气带着几分恳切:“御史出身世家,日常用度多由仆从打理,自然不觉铜钱不便。
但对寻常百姓、商贩而言,铜钱的重量与清点难度,早已是日常交易的一大困扰。
统一铸造金银币,不仅能解决这些问题,还能规范货币价值,避免民间因金银成色不同而产生纠纷。”
韦挺张了张嘴,还想反驳,却被薛收抢先开口:“陛下,臣以为宾王所言极是,且铸造金银币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
臣留意到,现西方各国多用金币、银币作为流通货币,且这些货币上多刻有各国君主的头像或国徽,既是货币,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若能铸造刻有陛下头像与大唐国号的金银币,不仅能方便贸易,更能让大唐的威严传遍四方,让异域之人见币如见大唐,这难道不是宣杨国威的绝佳方式?”
房玄龄立刻附和,语气带着兴奋:“伯褒所言正中要害!
臣曾见过西域进贡的波斯金币,上面刻着波斯王的头像,背面刻着波斯的国名与年号,西域诸国皆认可其价值。
若我大唐铸造的金银币能达到这般影响力,将来征服西方诸国时,只需推行大唐货币,便能迅稳定当地经济,让百姓更快归附。
而且,货币流通四方,陛下的头像与大唐的国号也将随之流传千古,即便千万年后,世人使用货币时,仍能知晓大唐盛世的辉煌,知晓陛下的功绩,这可比修建碑石更为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