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关。
吸取之前被刘杰批评之教训,他决定,先斩后奏。
他拉着邱小秋,又去了档案馆。
找出领袖接见请愿学生那张照片。
指着右下角一个侧脸年轻人,问邱小秋:
“你看他,像不像年轻时的张清明?”
邱小秋看一会摇头:
“我没这本事,十八九年了,人的变化很大,看不出来。”
“走,我俩去国大,查学校档案。”
肖秉义又拉着他去学校档案室。
一年轻姑娘听说了二人来意,热情接待,却要介绍信。
二人没带介绍信,肖秉义诓道:
“同志,这位小同志是记者,他正研究国大革命展史。
想了解国大师生为抵制旧政府对日妥协,向政府请愿之事。
介绍信,下次来补开,如何?邱记者,给她看记者证。”
邱小秋掏出的,却是军校刚的学员证。
他迟疑着递过去说:
“同志,出门时拿错了,我正在军校进修。”
姑娘看了学生证,惊讶的看看邱小秋,敬佩道:
“错就错吧,军校学生证,比记者证更硬一些。”
邱小秋去忙着查资料,这边,肖秉义和美女攀谈。
“这位同志,你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的?”
“你问这干什么?”
姑娘警惕的问。
“没事,嘿嘿,我只是感觉在国大工作很光荣哦。”
他没想到,随意的攀谈,却为案件的深入,打开了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