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好?
何况咱老婆和爱女还不愿去呢?留下来,咱一家团聚。
不也其乐融融?
牢骚归牢骚,心里也不免滋生出失落感。
常独酌,以酒浇愁。
他常端着酒杯愣神,内心哀怨:不就是进过日本人监狱吗?
老子又没叛变,为何晋升一拖再拖,以致学弟弯道车?
聊以自慰的是学弟很识数,有立功机会,总是让给他。
前两年抓获共党,晋升中校,就是学弟送的功劳。
尤其他身在南京,却能奋不顾身去上海。
从日本人监狱,将鄙人捞出来。
这次涉及去留问题,学弟也做的仁至义尽。
公开为鄙人活动去台。
当学兄的,自然应该有心数。
公开表示,老子就服学弟褚上校。
他并不知道。
学弟为学兄去台湾忙前忙后,有两个原因。
其一,褚鹰忌惮学兄老子天下第一,动不动耍脾气。
尽管学兄学弟之间关系处的不错,都是褚鹰委曲求全的结果。
再这样下去,学弟嫌累。
更担心学兄耍心眼,不听话。
惹不起,送神走。
其二,学弟早就惦记着,学兄手中的那点人马。
沈富中中校身份去警察厅,埋头抓共党。
不久现,党国形势每况愈下。
1948年的11月,是他开始警醒,非常绝望的一个月。
11月初,东北国军正规军33个整编师,472万余人,两个月不到,说没就没了。
同在月初,历经两个多月的,大公子上海打老虎行动,最终宣告失败了。
他学历史出身,从党国军事失利,经济陷入绝境中,已看出党国气数将尽。
自此,他便开始考虑后路了。
还有什么后路呢?打从加入军统,双手沾满了共党鲜血。
江山若易主,自己能有好结果吗?
根据历史上改朝换代之经验,新旧政权交替,必定引大乱。
有枪便是草头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个鱼死网破。
暗地里悄悄搜罗战场打散的逃兵,将他们安置去山里。
这事只有学弟知道。
褚鹰心照不宣。
暗中给了他不少方便。
山里的工程,银子照花。
还建议学兄去监狱,找那些土匪头子联络感情,收买人心。
十几股土匪,二百多人被他几杯酒,捏在手心。
加上警察厅,以及各警署的警察兄弟一二百人,都听他的。
解放前夕,初步盘点,他手里已有六百多人。
山里有武装,城里有卧底。
只等他一声唿哨,立刻就能动起来。
褚鹰本想以帮忙的名义,撵走学兄。
亲自掌握这些人马,干一番事业。
得知学兄不留下不行了,换了忽悠剧本。
剧本名:架空沈富中。
他知道,架空学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必须演到位。
他请学兄喝酒交心,酒多了透露:经学弟暗中努力,学兄一家去台名单补报了。
隔几天又喝酒透露,学兄一家去台湾,快批下来了。
请学兄快回家整装待吧。
学兄吃力巴乎,做通了家人的工作。
设宴答谢学弟。
学弟又透露,学兄因坐过日本人的牢,全家去台湾的事,还需调查,耐心等待。
学兄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去台湾的事,上峰早就定下来了。
他去问学弟。
学弟正为学兄命运多舛痛苦呢,说他决定先留下,换学兄带家人去台湾。
已安排于得水少校送家属去台湾。
让父亲一家和学兄家人等先走。
沈富中听说后,感动的稀里哗啦。
只要老婆和女儿安全了,他就无所谓了。
他仰头问青天,这是什么情义?过命兄弟哦,生死之交啊!
潜伏方案最终批了,“苏浙皖人民反共救国军”
由师级改为旅级建制。
褚鹰担任少将副司令,主持日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