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莫子布身穿衮服,头戴十二旒冕,于御座(主席台)之上发表演说。
四周每隔十米,就有一个各太学精挑细选的学生,当皇帝说完一句话之后,御座两旁的金鼓敲响,他们就拿起早就发到手上的演讲稿,异口同声的开始朗读。
没有音响就是这样,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听清。
如果皇帝有即兴的话语是发言稿上没有的,金鼓就不会响,自然有速写员把话快速记录下传给他们,等最后一人看完敲响末尾的铜钟之后,他们才会集体再次朗读。
这样搞,最大的缺点就是慢,等莫子布演讲完,直接连午时都过了,于是皇帝便会在共和议会宫中赐宴。
并且,皇帝会挑选这次议员中贡献最大的到自己这桌,以示奖赏。
今年的幸运儿,其中之一就是发明火帽,使大虞很可能进入击发枪时代的武定远。
此时,由于大虞开始大规模开疆拓土,类似定远、威远、为国、破奴这样的名字,非常流行。
武定远不是什么大人物,他是山东冠县人,出生时家徒四壁。
莫子布重拾河山时,武定远的老爹成了军队的民夫,得到了工钱,一家人才活了下来。
随后武氏父子跟着当时结识的民夫同伴一起闯东海,也就是渡海去北美洲,去挖金矿。
在北贺洲与当地土著激烈交流中,武定远于实战中发明了火帽和雷汞,是左轮手铳能面世的最大功臣,也是击发步枪能出现的先决条件。
“先生的发明,功在当代,利在当代与千秋,不知多少人,将因先生的发明而在残酷的竞争中活下来,不知道多少军中勇士可以因此多杀敌人,拱卫国家。”
莫子布端起酒杯,举到了武定远面前,“朕以此酒,敬先生!”
宴会厅中的共和议员们羡慕的眼珠子发红,这可不单是荣誉的事,这就是金身,这就是免死金牌啊!
别看这武定远之前就是一个淘金客,但从今以后,谁敢不以先生相称!
哪个地方官,地方豪强,敢为难皇帝都称呼为先生的人。
武定远确实没读多少书,皇帝这杯酒一举,他腿都软了,直接就想往下跪,然后被两个眼疾手快的锦衣卫殿前司高手给搀扶住了。
他想说点什么,特别是感恩的话,来的时候背了好几宿的,可是这会全都忘了。
他只剩下了哇哇大哭,感恩的哇哇大哭,鼻涕都哭下来了,以及喉咙里声嘶力竭的呜咽着万岁。
不是共和议员,但是捞到了资格参加宴会的莫遐龄急的直跺脚,他妈的,多好的机会啊,要是自己有这资格,那肯定不能表现的这么差劲。
哭了差不多七八分钟,人都快脱力的武定远才冷静下来,看着跟他坐在一个桌子。
呃,也不对皇帝这桌赐宴是分餐制,且皇帝高居上首,周围还有侍卫和太监相隔。
嗯,勉强算一个桌子吧。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