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以两到三个连为基本作战单位组成方阵,不断用猛烈的排枪和炸弹,从各个方向开始驱赶、恐吓已经完全炸营的郑军。
郑森猛地从睡梦中惊醒,然后就看到一票亲卫冲了进来,刚刚经历了手下大扯皮的他一瞬间还以为是谁造反了。
直到看见也没在城外军营中居住,昨夜还跟他一起喝酒的清化外镇正督领阮潘狼狈赶到,才知道有敌人来夜袭了。
阮潘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基本的带兵情况还是知晓的,他抓着郑森的胳膊就要带他走。
“大王,外面已经彻底乱起来了,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现在咱们搞不清楚敌人有多少,还是赶紧出城,退到裴世达的后军营地,再看情况。”
郑森让捧着随从打来的清水,狠狠洗了两把脸之后,人才清醒一点。
只是他脸色阴晴不定,这特么还没开打呢,竟然就要跑路了吗?
这也太丢人了吧!
此时,有三府军将领大声喊道:“大王,末将所部还未乱,能稳住形势。”
郑森一听大喜,立刻命令道:“阮掌奇,立刻召集部众,占据险要,安抚慌乱的勇士。
你可以打出我的旗帜,敲响战鼓,让所有人都来集合。”
可以说,郑森的举措并没有什么错,甚至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快速又准确。
但这样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军队相对精锐,且上体恤下,下拥戴上,基本做到团结一心。
因为只有做到这些基本条件,慌乱中的士兵看到中军大旗还在,才会过来集合并与敌人血战。
但很可惜,郑军根本不是一支这样的军队,或者说,郑军精锐能做到这点,但郑主郑森并不能得到军中上下这个程度的效忠。
阮潘当然明白这一点,但是他没想到,连三府军中的将领都不知道这一点了。
这已经基本炸营的乱兵还想组织起来,得要多少的威望和能力。
郑森他配么?
一时间,阮潘都想拔腿就跑了,但二十多年的儒家教育和郑氏二百年的威望,摁住了他想要迈开的脚步。
只不过,实际情况比阮潘想的还要糟糕,得了郑森命令的一伙三府军将领下去集合,却根本没有多少人赶过来汇合。
因为在上面人大吃大喝的时候,下面的三府军也没闲着。
强抢民女、搜刮财货,顺州城两三万人呢,自然有不少好东西可以捞。
是以三府军的小军官基本都没在军营,而是在各处更舒服的地方,搂着抢来的民女大乐特乐呢,根本来不及集合。
而等到这些在床上耗费了大量精力的家伙赶回来集合,士兵早就跑的四处都是,天色也比较暗沉。
要在这种情况下集结军队,基本等于做梦,只有误打误撞靠运气。
其实郑军的战斗力,还真不算太弱,至少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