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兴泰在山岭下,做了最后的动员,“所有骡马,都要在此刻全部丢下,因为它们没法翻越这座山。
所有人,除了两把来复枪,两把刺刀和相应的火药与燧石、子弹以外,唯一能带着的,就是一壶灌满了蜂蜜的高度酒和一袋这样的炒面。”
李兴泰拿出布袋子里的炒面晃了晃,这玩意就是志愿军吃过的同款,只是没有高粱,全部由小麦加盐、白砂糖和芝麻炒制。
毕竟当年志愿军出国作战时,国家百废待兴,根本没法做到如此精细,但李兴泰就三千五百人突袭,自然可以配置高一点。
“我们有三百八十里的路程,至少要走八天,但一人最多只能带六斤炒面,吃完了就只能饿着,掉队了就只能死在这冰天雪地。”
李兴泰的话,残酷又现实,但这还没完,真要就这么两杆燧发枪,没有任何重型武器进入大宛盆地还没有口粮,万一遇到啃不下来的城市,那就坐蜡了。
所以,就算大炮没法带,但炸药必须要带上,至少可以用它来爆破。
另外士兵要是自己背着两把枪、八斤炒面以及其他零零散散的东西,负担也很大,必须要有办法来减轻。
而李兴泰的办法,就是正常士兵只带一把枪和口粮,其余的让其他人用爬犁拉着。
只是这种翻山越岭,拉着爬犁可不是轻松活,几十上百斤的重量,几乎全部靠人力。
那么可以想象,被选中负责拉爬犁的,虽然进了大宛盆地后可以不用承担最艰苦的作战任务,但行军途中的伤亡,很大一部分会出现在这些人的身上。
补给不足,体力繁重,无法好好休息,还要面临冰天雪地,八天下来丢掉性命并不奇怪。
“没什么好说的,少校以下十抽一,抽到的就拉爬犁,哪怕你死在半路,功劳也给你算首功。少校以上军官中抽两个,也去拉爬犁!”
说完之后,李兴泰亲自把十个写了‘中’的纸团,放进了装着九十个什么也没写纸团的陶瓮中,准备一百人一抽。
不过在抽签之前,李兴泰环视了一遍麾下的士兵,沉声说道:“是家中嫡子的出列,兄弟在军中的,兄长出列!”
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约有二百余人出列,超过一半都来自他从皇太子莫洲森那里要来的羽林近卫。
能混到皇太子身边的,出身大贵族的可能是旁系,但是其中外藩镇侯,亲藩君子君男甚至方伯家出身的,基本都要嫡子才能做到。
李兴泰对着他们行了一个叉手军礼,“吾等同行至此处,我李兴泰作证,你们有足够的勇气与决心参与此战,诚为我中华的好男儿,但是今时,我命令你们全部返回,将军马带回疏勒。”
“二王子可是看不起我等,到了这里却将我们遣返?”南洋南暨省万隆君侯林通火的长子林逢甲,很是不满的问道。
李兴泰摆了摆手,“军中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命令已下,世子就执行吧。
我李兴泰不做绝人后嗣的事情,就像我们家,不会让我兄长去冒风险一样。”
说着,李兴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