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很少认阮福阔的王位,还是称富春的阮主为国府。
所以,莫子布在阮氏衰微之后,开兴唐幕府自称保国安民大将军,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这就是安南二百年来的基操。
而传统上,南阮在富春举行的科举,只能叫顺化乡试。
通过这个乡试之后,需要到东京(河内)去参加真正的会试,之后才能取得进士的头衔。
而听到陈太理这么说,莫子布明白为什么出现在陈家庄园的其他高门来人都比较年轻了。
因为老一辈的掌门人,全部被黄五福给扣押在了顺化王宫中。
除了广南的文武官员以外,王孙阮褔旸,莫子布大仇人国傅张褔峦等,也都被郑军扣押了。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主要是这些年轻人一一来拜见莫子布,混个脸熟之后,就下去了。
房间内,只剩了陈太理和他两个儿子,以及三四个侥幸没被黄五福扣住的高门耆老。
陈太理轻轻咳嗽一声,“今日大将军大驾光临,还愿意称老朽一声兄长,那请恕老朽就倚老卖老一次,今日此门中,我就把大将军当一回从弟。”
这是要上真格的了,莫子布点点头,“正该如此,今日只有昆仲,无有君臣,兄长请畅所欲言。”
陈太理闻言,战术性的喝了一口茶,斟酌了半晌,才慢吞吞的说道:“大将军早在顺化时,忠义为国,不屈奸佞张褔峦,我等是知晓的。
今又提正义之师,吊民伐罪,先灭西山黠贼,又欲驱逐北河兽兵匡正国府,更是天下典范,但是.。”
说了一大堆好话,关键的地方来了,陈太理脸色有些怪异看着莫子布。
“大将军乃是明之遗民,怀念故国乃是自然德行,但为何要号为‘兴唐’呢?
我大南自先主(吴权)起,就脱离大朝,迄今已近千年,早就自成一系。
历来南下豪杰要在此地建功立业,无不先入南国风俗再一展抱负。
而大将军号为兴唐,似乎有不愿为南人之意,请恕老朽实在看不出来,这对大将军有任何的好处?”
陈太理确实很不理解,在他看来,莫子布完全可以不号为兴唐的啊!
随便换一个名字,只要不是唐、明这种,只要能号召人心就够了。
现在号为兴唐,几乎是百害而无一利。
难不成?陈太理哆嗦了一下嘴皮子,这位本家的大将军,不会是要在安南搞反清复明吧?
他还真猜对了,不过,莫子布不能说也不能承认。
而且,反清复明这种事,安南人是想参加就参加的?
别做梦了,不得到反复的磨炼,他们别想搭上我莫大将军这般富贵列车。
是以,莫子布拿出另一个东西,一本厚厚的词典,递给陈太理等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