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心里明白,郑素素未来如果真能诞下一个皇子,只要不是痴呆傻儿,极大概率就是大虞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了。
从血统上来说,郑诗诗的母亲是传了七八代,连潮州话都说不全,更别提唐话的母系纳真,比不得郑素素母系这边一直是纯血华人。
同时,郑素素还有四分之一泉州人血统,比郑诗诗更能得到大闽南系的好感。
最重要的是,郑素素现在才十三岁,要纳起码也是三年后的事情,生孩子再快也得是四年后。
那么,这个孩子最大也得是光中八年(1783)生,等他长到三十岁年富力强的时候,皇帝已经六十五岁了,正好可以接班。
而现在被很多人看好的莫森,是兴唐元年的前一年(1772)出生的,他三十岁的时候,皇帝才五十四岁。
这以老五的性格,绝不会允许出现一个太子既壮,攀附者众,然皇帝未老的局面,阿森大概率是要早早被打发出去的。
而有了陈太的带头,其他潮州人也都懂了,不是他们不能在昭披耶河平原呆,但是像现在这样动辄十万亩土地起步,那肯定是不行了。
这里的土地,是要留给过番百姓的,于是纷纷开始计划着未来的去向,把土地和一部分贪污钱财交出来。
西元1778年,1月20日,大虞光中三年,满清乾隆四十四年,腊月十四。
莫子布关于暹罗的第二道诏令传到了吞武里城,在这道诏令中,暹罗被改名为了泰平省,昭披耶河(湄南河)被改为唐江。
整个泰平省除了唐江平原以外,全部会封出去,现在没设封臣的,就暂时由朝廷流官代管。
此外泰平省的地名都要开始汉化,所有带有武里的城市都把武里改为州。
吞武里变成了吞州,春武里就是春州,暖武里就是暖州,像尖竹汶这种的,往往就去掉一个字,直接改为尖竹。
纳真这个称呼会被取消,所有泰姓的纳真立刻改回父母其中一方的汉姓,泰人贵族则去应天府拜见后得到赐姓。
同时,銮爵以下的泰人,在能背诵三百千,能用南京官话进行简单交流或者任何一种汉语方言熟练交流后,可以按上次诏令,在除开莫、陈、郑三姓中自己选。
至于最下面的奴隶,莫子布给了十万人的名额,只要能认识两百个汉字,用南京官话简单交流或者熟练使用任一方言后,他将从奴隶直接提升为国人。
若是能再进一步,熟读三百千,可以用南京官话熟练交流,将会得到赐姓。
同时,莫子布下诏在唐江平原(湄南河平原)实行卫所军屯田制,建立泰平左中右前后正六卫,男丁按人均五十亩授田。
当然,不想去卫所军当兵的也可以,只要你有能力,一样可以自己搞几百上千亩田,控制十户八户泰人奴隶当大地主。
不过田亩数会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头每人一千亩为上限。
。。。。
十二岁的杜钦站在船头,看着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