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此后一个月的时间,在戈维明、格劳登茨、阿伦施泰因等地,法军与俄军展开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战斗,双方互有输赢,损失也相差无几。
随后寒冬来临,双方各自暂时休兵,在波兰的冰天雪地中对峙了起来。
一个月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终于赶到前线。
在奥斯特里茨惨败后,沙皇罗斯帝国也进行了一点军事改革,其中设立的十六个常备精锐师都被沙皇带了过来,反攻的机会已经成熟。
1807年1月15日,效忠罗斯帝国的德意志裔名将本尼希森伯爵率领七万精锐俄军与接近一万普军,从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出发,主动进攻贝尔蒂埃和贝尔纳多特的法军。
法军很快发现了俄军的动向,拿破仑立刻调动七万大军先切断俄军退路,准备由贝尔蒂埃所部硬抗伤害后,将俄军包围消灭。
但法军的行动,很快被俄将本尼希森伯爵察觉,他果断放弃了进攻贝尔蒂埃的计划,立刻调整前进方向,反插行动中的法军。
企图从冰天雪地中行军的法军身上找到破绽,以空间换时间,打一场漂亮的遭遇战。
为了完成这个战略,充分发挥俄国人在冰天雪地的战斗力加持,本尼希森伯爵命令巴格拉季昂亲王率六千俄军精锐,阻击已经靠近自己的法军先锋,遮蔽主力大军的动向。
2月5日,俄军巴格拉季昂亲王,这个总是被安排断后、阻击这种高强度活计的格鲁吉亚人再次神勇发挥。
他在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开阔地带,成功阻击了若阿尚.缪拉对俄军主力的追踪。
关键时刻,拿破仑仅仅依靠前线发回来的战报,敏锐觉察到了俄军的真实意图,立刻命令法军停止在冰天雪地中追击俄军,转头前往柯尼斯堡南部四十公里左右的重镇埃劳。
这一方面可以避免继续追击导致在冰天雪地中被俄军突袭,另一方面埃劳是柯尼斯堡的南大门,占据了埃劳便能迫使俄军回师救援。
2月7日,由于有巴格拉季昂亲王的顽强阻击,俄军比法军先到达埃劳城,米哈伊尔.巴克莱中将抓住关键的半天时间差,抢占了埃劳城以北的高地,并突击挖掘了一部分战壕等防御工事。
巴克莱中将虽然在里海北岸的第一次虞俄战争中被大虞精锐近卫军击败,本人最后还无奈献出了阿斯特拉罕。
不过那场战争的责任不在他,反而因为战前就反对固守古里耶夫(阿特劳)等错误决策,而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视为很有能力而提拔,军衔也从少将晋升到了中将。
不过巴格拉季昂亲王给俄军争取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巴克莱中将刚刚挖好工事,并派兵占据埃劳城,法军让.苏尔特部就到了。
让.苏尔特元帅也知道事情紧急,几乎没有停歇,立刻命令军队直接发起刺刀冲锋,十几分钟就把城中的俄军赶了出去,只剩下了刚刚挖掘好工事的城北高地还在俄军手里。
巴克莱中将也不敢怠慢,要是失去了埃劳城,俄军就得被挤回柯尼斯堡被困住,于是他也立刻组织反击,甚至亲自冲上第一线。
俄军从城北高处俯冲而下,双方都是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