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觉到那份惊险与紧迫。
当看到郑芝龙父子在燕京人头落地时,莫子布甚至都能听到深重的叹息声。
戏台上国姓的母亲田川氏扮演者正在咿咿呀呀的高唱道:“我虽是东瀛的夷女,但也素知忠义,东虏豺狼般狠毒也,怎可倚为大树。彼是那包藏的祸星也,绝不是九天的紫微。
今日我泼洒这满腔的热血,只为我那孩儿知道,什么是贼虏不可信,汉贼不两立,要他为这华夏汉家再立南天,传下衣冠道统。”
此后,剧情进一步发展,每个官兵都看的目不转睛,国姓成功这一路确实非常不容易,几乎是所有人都投向了满清,他却在苦苦支撑。
几次差点全军覆没,几次差点家小尽失,全家死光,但最终他屡败屡战,终于收复台湾,站稳了脚跟。
最后,在雄壮的戚继光所做凯旋歌中,象征着北伐的大旗,高高飘扬,似乎预示着未来的成功。
这部布袋戏,一演就是五天,等到被召唤来的官兵都看过以后,莫子布才出现到他们中间。
环视着会安行宫中黑压压的人群,莫子布走到了大殿正中的高台上。
今天能到这里来的,基本都是少卫以上的军官和军中作战勇敢的士兵代表。
莫子布举着一碗酒,看着官兵们,“百二十年前,那时候国姓爷跟我莫昭差不多大,但他所面临的形势,远比我莫昭更危险,父兄弟妹被鞑子欺骗屠杀,母亲自尽,家小失踪。
但国姓爷,从没有动摇过,因为他知道,鞑子不可信!
他们只想让咱们汉人祖祖辈辈都当他们的奴隶,而不会让我们当人。
他们真把我们当人,就不会要求剃发易服,不会杀了郑芝龙他们!”
莫子布这话,说的下面闽南籍官兵满脸怒火,一些客家和潮汕的官兵也是一样。
说实话,满清害了郑芝龙这事,确实是太没品了,至少在闽南、潮汕这些人心中,完全丧失了信用。
这也是后来国姓成功能闹得那么大的原因,因为闽南人已经不敢再相信满清了。
“有人说,这仇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后人总要生存,一味的提什么报仇雪恨,不如舒舒服服把小日子过好。
这我莫昭,不敢苟同,十世之仇犹可报,才过去一百多年,血海深仇就不用算了吗,说这话的人,怎么对得起祖宗,他还算是个男人吗?
再说了,现在哪里有什么好日子?旗人在福州,在广州,跑马圈地,把咱们的田土都给占了,他们一天不用劳作,全年也不缺粮吃。
而咱们呢?辛苦终年,父母妻儿连吃顿饱饭都难,喝一碗能插稳筷子的粥,就算过节,这是什么好日子?
真要能过好日子,我莫昭,还有你们这些人,是傻子吗?
家乡有好日子不过,非要九死一生到南洋,跟土人们打生打死抢口饭吃!”
说着,莫子布随便一指,“这位上士,你是什么时候过番的,为什么要过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