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穿越小说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571章 上洛,上洛

第571章 上洛,上洛(3 / 4)

 甚至这些九州岛的武士已经不断开始进言,要求向东进军了。

    大阪平原和美浓平原得多少人啊,全部抓了买猪仔,那得卖多少钱!

    这种稳赢的发财路子,傻子才不参加。

    “板载,板载!”欢呼声也在外面响起,看来南洋船带来的土地上涨消息,也已经扩散到外面的中下级武士阶层了。

    萩城明伦馆中,大量来自各藩,主要是九州的中级武士们正在这里大讨论。

    倭国与中华的关系,跟大众的想象中,有很大的不同。

    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除开目前这块二百年的时间里,倭国与中华,关系并不亲近。

    这不但是指情感上,也是指文化上。

    可以这么说,倭国在遣唐使潮流结束以后,就基本跟中华没有多少关系了,他们在遣唐使学去的似是而非文化上,确实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虽然这个特色,非常垃圾,但确实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后世倭国那种在除开东亚人能辨认出来,外国人看着跟中华文化没什么区别的日本文化,实际上是此时,也就是甲申后这二百年,重新塑造的。

    做一个简单的比喻,那就是倭国的文化在遣唐使结束后发展出来的文化,是一种披着唐代文华特征外衣,但内里却是非常野蛮、诡异、荒僻、落后的孤岛文化。

    哪怕他们跟大明在朝鲜打了一仗,也有很多浪人出海与中国人组成洗劫大明东南的海盗,但文化交流依然少得可怜。

    倭人在这段时间,从一个接受了华夏文化,看着有点文明的国家,迅速退化的非常落后。

    而到了甲申以后,大量明末知识分子不肯臣服满清,纷纷顺着福建海商们打通的道路,东渡去了日本。

    在他们去了之后,才又为日本带去了先进的文化。

    中华文化的代表儒学,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传到了日本,在此之前,儒学在日本,是没有多少根基的。

    而此时,大陆上的儒学已经走了快一千年,理论基本发展成熟,任何一个日本武士,都能从大陆儒学中吸取营养,并加以运用。

    比如关东地区是正统的水户藩学,把尊王攘夷解释为幕府统治日本的根基。

    关西地区多是被视为外道的尊王(天皇)攘夷学和主张学习中华汉唐古儒的汉唐古学派。

    萨摩藩学的,是朱熹痛苦反思的近思录。

    而今天在明伦馆主讲的,来自刚刚被击败的锅岛氏肥前藩的藩士古贺精里,他学的竟然是阳明学。

    好一派思想上的百家争鸣,虽然是儒学这个大框架内部的百花齐放,但只要思想上有碰撞,就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这也是历史上尊王攘夷这种玩意,居然可以成为日本思想主流,朱舜水可以被尊为圣人,阳明学在很大程度上指导了日本明治维新的真正原因。

    不是因为他们学得好,而是因为

最新小说: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藏钟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蒲剧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匪殿下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这个书生有点凶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