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前几天还在跟龚樰聊《大桥下面》的石副厂长这就成了电影局局长,本以为他会接上影厂徐桑楚的班,没想到接过了电影局这一摊子事。
石方禹笑道:“咱们跟魏老师都不陌生,就开门见山吧,我听于大姐说,你要自己导演这部《放羊班的春天》。”
“是的。”
石方禹看了看左右两位:“难怪不肯交给谢进导演,原来是这个原因啊,那谢导输得不冤。”
于兰笑道:“原来还有这段往事?”
汪阳也道:“看来打从一开始你就想着自己拍了。”
魏明点头,确实如此,他不会做全职导演,可如果玩玩票的话,他觉得这部自己写的很合适,简单,纯粹,传递了自己喜欢的价值观。
石方禹又道:“不过你怎么证明自己能拍好这部电影呢,毕竟拍电影的投资可不小,每个制片厂的生产指标也很珍贵,我们怎么能放心由着你一个外行来操作这个项目呢,如果传出去,恐怕其他导演会有不服吧。”
魏明道:“拍好我确实不敢保证,毕竟在我心中好电影的标准很高,在我看来,全国每年生产一百来部电影,能符合这个标准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大部分也都是滥竽充数的。”
嚯,这个说法一出,三位厂长面面相觑,果然不愧是魏明魏老师啊,辛辣!
但他们倒也不觉得夸张,魏明常去香港,也出过国,是见过大世面,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人,他对优秀的标准高一些也没什么奇怪的。
不过能直接说出来还是很厉害,回头得给他写到回忆录里。
魏明:“能否拍好是导演、演员、摄影、美术等所有剧组成员协同合作的结果,我不敢保证,但起码拍出来我是能够保证的,剧本里有我画的分镜头,那可以算做我电影基本功的体现吧。”
于兰把那些分镜图稿拿出来给汪厂长和石局长瞅了瞅,两人眼中果然流露出惊艳之色。
汪阳直接问:“你什么时候学的啊?跟谁学的?”
“就跟我写一样,自学成才,”魏明道,“当然,这里面谢进导演、王好为导演功劳很大,在观看他们拍《牧马人》《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时候我也一直在偷师,而且我平时喜欢玩相机,所以基本的构图和光学原理我还是清楚的,我从电影学院借过不少导演和摄影方面的教材,只是静态的相片已经无法满足我了,所以我想拍电影。”
在魏明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强烈意愿后,三位老人沉默了,拍板这件事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如果是在上影厂和北影厂这样的大厂,基本不可能,导演们争夺拍摄机会争的太厉害了,怎么可能儿戏地让一个作家当导演。
儿影厂是新创办的,人员简单,会好一些,但也需要面临全国电影厂和导演的审视,一旦魏明把这个项目玩砸了,他拍拍屁股继续去写赚外汇,没什么损失,但决定这件事的领导少不了要承担相应后果。
见他们都不敢下决心,魏明继续道:“其实作家做导演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法国大导演让-吕克·戈达尔也不是学导演的,他最早是写影评出身的。还有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从十几年前开始她就开始自编自导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