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玩笑,我错了。”小梅赶紧诚恳认错。
魏明其实都已经原谅他了,不过彪子不依不饶:“认错有用的话还要公安干什么,小梅你简直太过分了,兄弟对你很失望!”
梅文化忙道:“这样,下周末法国有个艺术家来咱们这里开演唱会,内场票,大哥你开口,要多少我弄多少!”
彪子:“啥艺术家啊?别是什么混子吧。”
小梅跑掉了,过了一会儿他回来道:“我问了问我妈,那人叫让·米歇尔·雅尔,据她说在国外很有名,跟明哥一样,是个大音乐家。”
一听这个名字,魏明来了兴趣:“行,到时候你安排吧,我朋友可多。”
彪子也开心地笑了,这个朋友肯定包括自己吧。
因为是顺产,而且没有其他症状,云云第三天就出院了,就这还是梅家走了些关系,要不然第二天就得出来。
龚樰等云云出院后特意去看望了一下,也是巧了,燕子和云云生孩子都是龚樰在京城,朱霖不在。
这天魏明大舅和大姨也到了燕京,龙小洋这次没来,跟他爸看着家里的饲料厂呢。
魏明还说让大舅住自己那里呢,让他们在北池子四合院凑合凑合。
结果小梅说不用:“我也买了一套四合院,虽然还没拾掇,但住着也不赖。”
彪子急了:“多大的四合院啊?”
“就两百多平的一进院子。”
见明哥和小梅都积极置产,手里有些闲钱的彪子也动了这个心思,这年头没两套房子都不好意思跟他们打招呼了。
时间进入11月份,在法国人来之前,一篇来自英国人的报道引起了新华社的注意。
新华社不仅自己外派记者,同时也会关注全球其他媒体的最新动态,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媒,有时候也会转载国外热门文章。
《泰晤士报》是英国数一数二的大报,和《卫报》《每日电讯报》并称“英国三大报”,也是三大里面创刊最早的,1785年创刊面世。
1785年,乾隆还硬朗着呢。
这篇被《泰晤士报》放在头版头条,标题加粗加大的文章叫《光辉岁月——记一个斗士的六十年!》,讲的是南非民族斗士纳尔逊·曼德拉的人生经历。
为了反抗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曼德拉被当局关在一座孤岛监狱里,过着非人般的生活。
这个人,这个事新华社也知道,国际上很多官方的民间的媒体都知道,此前也有过报道,所以并不稀奇。
顶多就是这篇文章写得比较好一些,资料详尽一些,极具煽动性。
真正让新华社对这条新闻特别关注的是文章的作者——y。
要说魏明老师如今在国际上也是有一号的,而且他这个笔名这么独特,应该没人会故意跟他取相同的笔名吧?
而且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