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立刻开仓放粮,平抑物价,救万民于水火。”
“这,才是真正的为君之道,这,才是真正的江山社稷。”
他这番话得声情并茂,掷地有声。
好像他才是那个真正为国为民的千古忠臣。
而高高在上的刘启,则是个祸、国殃民的昏君。
他身后的那些旧派官员,也立刻跟着随声附和。
“王大人所言极是,银行乃是乱国之策,必须马上废除。”
“陛下,您为了推行这银行,已经杀了太多的人,流了太多的血。”
“难道,您真要为了这个所谓的奇技淫巧,毁掉我大晋百年的基业吗。”
“请陛下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为天下苍生留条活路吧。”
他们一个个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把所有的责任,一股脑全都推到了刘启和皇家银行的头上。
他们就是要用这种方式,用民意,用道德,来死死绑架刘启。
逼着他,亲手否定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切。
只要刘启一低头,只要他承认自己的政策是错的。
那么他们这些旧势力,就能立刻卷土重来。
重新夺回,本该属于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大反扑。
而他们自认为,已经胜券在握。
因为这一次,他们站在了“人民”的那一边。
站在了,所谓的“正义”的那一边。
刘启看着底下这群又开始上蹿下跳的丑,脸上连一丝多余的表情都没有。
他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听着。
好像他们的那些事,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种过分的漠然,反而让王安等人心里有点发毛。
他们完全看不透,这个年轻的摄政王,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新科状元,李斯。
他走到大殿正中,对着刘启,深深地作了一揖。
“殿下,王大人他们,虽然言辞有些过激,但所之事,却并非虚假。”
“京城粮价飞涨,确实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要是再不加以控制,恐怕真的会激起民变。”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立刻动用国库的储备粮投入市场,平抑粮价。”
“同时,必须严厉打击那些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奸商。”
“只有先把粮价稳住,民心才能跟着稳住。”
“至于皇家银行,臣以为其本身并无过错,错的是我们没能预料到,它会带来如此巨大的通货膨胀。”
“这是我们经验上的不足,但绝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银行的作用。”
“臣恳请殿下,给臣一些时间,臣有信心能想出办法,解决眼下的危机。”
李斯这番话,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既点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又给足了刘启的面子。
还主动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可以把一个臣子的本分,做到了极致。
然而,王安等人听完,却是不屑地冷笑起来。
“李状元,你倒是挺会给你主子脸上贴金的。”
“什么经验不足,这分明就是好高骛远,祸、国殃民。”
“还想出办法解决,你拿什么解决?”
“你知不知道现在京城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
“你知不知道国库里那点储备粮,又能撑几天?”
“你知不知道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背后,都站着些什么人?”
“你一个刚出茅庐的黄口儿,什么都不知道,就在这里大放厥词。”
“我看你,跟你那个主子一样,都疯了。”
王安的话,极其刻薄,句句诛心。
根本就没把李斯这个新科状元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李斯不过是刘启身边的一条狗罢了。
现在主人眼看要失势,这条狗自然也得跟着一起打死。
李斯被他骂得是脸色涨红,却又无力反驳,因为王安的确实都是事实。
京城的粮食缺口,已经大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
国库里那点粮食扔进去,连个水花都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