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那一刻,整个星际网络沉默了三分钟。
随后,《星际情感权利公约》正式签署,第一条明文规定:“任何生命体均有权体验并表达完整情感,包括但不限于悲伤、喜悦、依恋与悔恨。禁止任何形式的情感基因编辑、神经抑制或心理清洗。”
法律落地当晚,九艘方舟舰同步开启培养舱盖。药液排空,导管脱落,数百名孩童第一次用自己的双脚站立。他们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甚至看不懂周围人的表情,但他们的眼睛亮了。
有人指着月亮问:“那是什么?”
有人伸手触摸别人的脸,然后笑了。
还有一个小女孩抱住救助人员的腿,哽咽着说:“冷……抱抱……”
这三个字,让全球直播间的亿万观众集体泪崩。
林奇没有参加庆典。他独自来到地球最南端的一座孤岛,那里埋葬着“醒”的母亲??第一位自主突破情感封锁的实验体。墓碑上只有一行字:
**她教会我们,爱不需要理由。**
他在坟前坐下,取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这是从方舟十三号回收的资料之一,记录了一位研究员的内心挣扎:
>“今天,Y-12又一次试图抓住旁边婴儿的手。我按规程打了镇静剂。可当我离开时,听见他在舱里轻轻说:‘别怕,我在。’那一刻,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做正确的事。”
>……
>“我已经三个月没回家看女儿了。她说爸爸身上没有味道,不像别的爸爸会出汗、会喘气、会抱着她转圈。我想哭,但我不能。情感干扰判断,这是铁律。”
>……
>“昨夜梦到Y-12长大了,站在我面前问我:‘你们害怕的,究竟是我们的情绪,还是你们自己的空洞?’醒来后,我把所有抑制剂配方烧了。”
林奇合上日记,仰望星空。
他知道,这场战争从未真正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理性同盟的阴影仍在暗处蛰伏,新的“净化计划”可能已在某处悄然启动。但他也清楚,有些东西再也无法被彻底抹除??
比如牵学会喊出第一声“林奇哥哥”时的雀跃;
比如忆园夜晚此起彼伏的笑声;
比如某个偏远星球上传来的消息:一对老年夫妇在解除神经封锁后,终于认出了彼此,相拥痛哭整整一夜;
还有牵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画着两个stickfigure牵手站在太阳下,旁边写着:
**我想变成像你一样的大人。不是很强,是很敢爱。**
萤火七号再次启程,目标未知星域。这一次,不止是光种小队登船,还有十二名康复中的觉醒儿童随行。他们将成为第一批“共感引导员”,前往更多被遗忘的角落,唤醒沉睡的灵魂。
出发前,牵站在舷窗前,看着地球缓缓远去。
他忽然转身,对林奇说:“我昨晚梦见了一个地方,全是镜子。每个人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最想见的人。你说,那是真实存在的吗?”
林奇蹲下身,认真回答:“也许不在这个世界,但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