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幕战的那记三分,如同在联盟的深潭中投下了一块巨石。
关于陆鸣“转型”
的讨论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变成了各队球探报告上需要重点标注的一页。
一个拥有顶尖篮板和护框能力,同时还能拉开空间命中三分的大个子,其战术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
湖人队接下来的几场季前赛和训练中,对手明显加强了对陆鸣外线的盯防。
他不再能轻易获得像揭幕战那样的大空位,往往刚一接近三分线,就会有人贴身紧跟,手臂不断在他眼前挥舞,试图干扰他的接球和节奏。
这正是陆鸣等待的挑战。
单纯的定点投篮考验的是手感和稳定性,而在严密防守下利用跑位创造机会,才是“雷吉·米勒基因”
真正的用武之地。
训练馆里,陆鸣将【斯托克顿预判】的能力更多地倾注到进攻端。
他开始不仅仅预判防守者的移动,更预判队友的传球路线和对手的防守轮转。
他像下棋一样,在脑海中推演着进攻的几种可能,然后选择那条最隐蔽、最致命的切入路径。
“有效无球摆脱:8991ooo……”
“关键节点接球三分命中:415o……”
数字越来越接近目标,陆鸣能感觉到,体内某种关于“跑位”
的神经链路正在被激活、被强化。
他的跑动不再仅仅是依靠度和体能,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欺骗性”
和“节奏感”
。
这天,湖人主场迎来季前赛最后一个对手,犹他爵士队。
爵士队素以纪律严明、防守体系坚固着称,由艾尔·杰弗森和保罗·米尔萨普组成的内线力量十足,外线则有“ak47”
基里连科这样的防守扫荡者。
比赛进行到第二节中段,湖人队进攻。
陆鸣在左侧底角落位,防守他的是身体强壮的米尔萨普。
科比在弧顶持球,拜纳姆在右侧低位要球。
陆鸣没有站在原地等待,他开始行动。
先是慢悠悠地沿着底线向前侧移动,仿佛要去给拜纳姆做掩护。
米尔萨普紧跟不舍。
就在接近禁区时,陆鸣突然一个极快的折返,不是回到底角,而是加冲向右侧四十五度角三分线外!
这一下反跑极其突然,米尔萨普的重心被完全偏过,慢了整整一步。
而科比,几乎在陆鸣启动反跑的瞬间,就放弃了给拜纳姆传球的打算,手腕一抖,一个击地传球精准地送到了陆鸣即将到达的位置。
人到,球到!
陆鸣在跑动中接球,甚至没有完全站稳,借着前冲的势头直接拔起!
米尔萨普奋力扑来,长臂遮天蔽日。
但陆鸣的出手太快了!
【雷·阿伦的教科书手型】确保了他即使在移动接球和防守压迫下,投篮动作依旧稳定不变形。
核心收紧,快出手!
篮球划过一道略显急促但轨迹端正的弧线,越过米尔萨普的指尖……
“唰!”
空心入网!
现场dj的声音充满了惊叹。
“哇哦!”
斯台普斯中心爆出巨大的欢呼。
“看到了吗?查尔斯!”
tnt演播室里,肯尼·史密斯激动地拍着桌子,“这跑位!
这默契!
这简直像是雷吉·米勒附体!
他完全欺骗了保罗·米尔萨普!”
查尔斯·巴克利也收起了调侃,认真点头:“难以置信!
一个大个子能跑出这种无球空切!
科比的传球也是大师级别!
这个配合太漂亮了!”
进球后的陆鸣,难得地没有立刻回防,而是朝着观众席摊了摊手,脸上带着那副“基操勿六”
的欠揍表情,但眼神里的兴奋和得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传得漂亮,科老大!”
他朝着科比竖起大拇指。
科比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但熟悉他的人能看出他眼神里那一闪而过的满意。
这种心领神会的配合,正是三角进攻的精髓所在。
拜纳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