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安顿下军户的老宋和吴启荣累的够呛,虽然人多力量大,可是多了这么多吃饭的嘴,粮食也是消耗的大问题,而且现在还没开春,冬小麦还是青苗,大家总不能趴在屋檐下嗦冰溜子吧。
“现在公司里有多少张嘴巴炫饭,你知道不。”
老宋看了看桌子上的文件这实在是有点多。
“我明天安排卫所内的粮食运过来来。”
吴启荣有些不好意思摸摸自己的脑袋,接着说:“不过这么多嘴巴,咱们的耕地面积根本解决不了,没办法自给自足。
而且买卫所内的粮食也不是长久的办法,况且现有的银子还有很多用处。”
“哎原来计划可以半年苦一苦的,现在看来不行了,今年也得紧巴巴。”
杨项东挠着脑袋。
“猪肉价格又涨了,这实在是有些吃不消。”
老二插话。
“就没有别的办法?”
吴启荣对着杨项东询问。
“我倒是想起启荣你说了很久的事情。”
杨项东灵光一现。
“你是说食盐?”
吴启荣也明白。
随后他摇摇头,“你的食盐虽然是紧俏货,不过和肥皂不一样啊,那做食盐生意的人太多了,你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呢,到时候咱们被活吃了都没地埋。”
“哎。”
杨项东长谈一口气。
“咱们投错胎了,要是投在荷兰或者西班牙葡萄牙就好了,有货运货,没货咱们还能做水匪。”
“拉倒吧,就你那身体?到了海上还当水匪,你顶多淹死做个水鬼。”
吴启荣调侃。
“哎!
说起来这几天忙的我都忘记了。
李佐堂给我们找到了船。”
老二突然想起来。
“李佐堂?”
杨项东皱眉疑惑。
老宋也是疑惑。
吴启荣拍了拍脑袋抱歉,把关于李佐堂的事情交代了一下,而且自己还把让他帮忙找船的事情谈了谈,不过他们也是很惊讶,居然过了个年就把这个事情询问清楚了。
想起来自己忙了这几么天,也不知道李佐堂还在不在威海卫。
毕竟人家也不是自己的下属,总不能一直等着自己。
听完关于船的事情,老宋想起来,“这个可以,我们可以把每个月多出来的肥皂和要做出来的食盐倒卖到辽东,或者朝鲜半岛,换成粮食,或者换成药材木材都可以啊。
这么也算是一个法子。”
“老铁,现在咱们不是后世,别说汽轮机了,咱们就是和蒸汽机都没做出来,传统风帆动力啊,大哥,风为动力的啊。”
吴启荣说到。
“这事情我可以安排!”
老二自告奋勇。
“是,老二你会,你一个人就能开这么大一艘船?”
老宋也是回过神。
“你啊!
他李佐堂弄得上船,还弄不到水手?咱们路子窄,他锦衣卫的路子很野啊。”
杨项东也想通了。
“水手可以培养麻,就像现在我们培养自己的匠人一样,一个岗位给他安排三个水手,来回跑半年,不用说熟练水手就是一些普通水手,配上用作救火队的老水手,这样这件事情还怕不靠谱?”
老二也是兴奋。
“项东现在公司手头还有多少钱?”
看来吴启荣做了决定。
“两。
不过马上采购粮食和猪肉了我们最多拿出9ooo两,再多的拿不出来了。”
对于现在公司的账目杨项东都不用看文件。
“先买一艘吧。
雇佣水手和货物都不便宜的。”
吴启荣沉思一会。
“别说这么多,银子咱们有。
货船咱们也有了,说那么多也没啥用。
想走路你的先有腿。”
老二倒是比较莽。
“我同意先买船。”
杨项东也是不犹豫了。
随后问到:“要不要举手表决一下。”
“我不会航船,只要不影响公司营运问题,我不反对。”
老宋倒是无所谓。
“先买了再说吧,走一